共说龙兴寺,何来石佛奇?
灵光从古井,澍雨得良医。
草长袍争妒,门开雀见疑。
百年崇信士,孰肯坐题诗。
共说龙兴寺,何来石佛奇?
灵光从古井,澍雨得良医。
草长袍争妒,门开雀见疑。
百年崇信士,孰肯坐题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石佛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古寺历史与文化的深沉感慨。
首联“共说龙兴寺,何来石佛奇?”以问答形式引出主题,既点明了游览地点为龙兴寺,又通过“石佛奇”这一独特景观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暗示了寺庙内藏有非同寻常的佛教艺术珍品。
颔联“灵光从古井,澍雨得良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古井和澍雨赋予了生命,仿佛它们是寺庙中守护着健康与福祉的力量。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喻了寺庙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能够给予心灵上的慰藉和治疗。
颈联“草长袍争妒,门开雀见疑。”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寺庙周边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草木茂盛,似乎在争相比美;鸟儿见到敞开的大门,显得有些疑惑。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
尾联“百年崇信士,孰肯坐题诗。”表达了对长久以来信仰此地的信徒们的敬意。诗人认为,在这样一个充满历史积淀和宗教信仰的地方,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题诗,这不仅是对诗人自身创作的谦逊,也是对寺庙深厚文化底蕴的由衷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佛寺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古寺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超越时空的宁静与庄严。
邓公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骢大宛种。
夙昔传闻思一见,牵来左右神皆竦。
雄姿逸态何崷崒,顾影骄嘶自矜宠。
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骏碨礌连钱动。
朝来久试华轩下,未觉千金满高价。
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
卿家旧赐公取之,天厩真龙此其亚。
昼洗须腾泾渭深,朝趋可刷幽并夜。
吾闻良骥老始成,此马数年人更惊。
岂有四蹄疾于鸟,不与八骏俱先鸣。
时俗造次那得致,云雾晦冥方降精。
近闻下诏喧都邑,肯使骐驎地上行。
建业控京口,金陵款沧溟。
君家临秦淮,傍对石头城。
十年自勤学,一鼓游上京。
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
解榻皆五侯,结交尽群英。
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
跨马出国门,丹阳返柴荆。
楚云引归帆,淮水浮客程。
到家拜亲时,入门有光荣。
乡人尽来贺,置酒相邀迎。
闲眺北顾楼,醉眠湖上亭。
月从海门出,照见茅山青。
昔为帝王州,今幸天地平。
五朝变人世,千载空江声。
玄元告灵符,丹洞获其铭。
皇帝受玉册,群臣罗天庭。
喜气薄太阳,祥光彻窅冥。
奔走朝万国,崩腾集百灵。
王兄尚谪宦,屡见秋云生。
孤城带后湖,心与湖水清。
一县无诤辞,有时开道经。
黄鹤垂两翅,徘徊但悲鸣。
相思不可见,空望牛女星。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唐·岑参】建业控京口,金陵款沧溟。君家临秦淮,傍对石头城。十年自勤学,一鼓游上京。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解榻皆五侯,结交尽群英。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跨马出国门,丹阳返柴荆。楚云引归帆,淮水浮客程。到家拜亲时,入门有光荣。乡人尽来贺,置酒相邀迎。闲眺北顾楼,醉眠湖上亭。月从海门出,照见茅山青。昔为帝王州,今幸天地平。五朝变人世,千载空江声。玄元告灵符,丹洞获其铭。皇帝受玉册,群臣罗天庭。喜气薄太阳,祥光彻窅冥。奔走朝万国,崩腾集百灵。王兄尚谪宦,屡见秋云生。孤城带后湖,心与湖水清。一县无诤辞,有时开道经。黄鹤垂两翅,徘徊但悲鸣。相思不可见,空望牛女星。
https://shici.929r.com/shici/Ggwin2u.html
澹墨轻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
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