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为明镜绝尘埃,翡翠窗前挂玉台。
绣带共寻龙口出,菱花争向匣中开。
孤光常见鸾踪在,分处还因鹊影回。
好是照身宜谢女,嫦娥飞向玉宫来。
铸为明镜绝尘埃,翡翠窗前挂玉台。
绣带共寻龙口出,菱花争向匣中开。
孤光常见鸾踪在,分处还因鹊影回。
好是照身宜谢女,嫦娥飞向玉宫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精致的画面,通过对镜子的美丽和功能的赞颂,展现了古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铸为明镜绝尘埃”表达了镜子光洁无暇,可以照出清晰的影像。这不仅是对实用性的肯定,也是对艺术加工水平的一种赞美。
“翡翠窗前挂玉台”则将镜子置于一个富丽堂皇的环境之中,翡翠和玉台都是价值非凡的装饰品,这里既强调了镜子的珍贵,也突出了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绣带共寻龙口出,菱花争向匣中开”描写的是精美的装束和器物,从龙口流淌出的绣带与在匣中盛开的菱花,都显示了诗人对于细节之美的捕捉。
“孤光常见鸾踪在,分处还因鹊影回”中的“孤光”指的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单一光线,而“鸾踪”和“鹊影”则是通过对比来突显镜子的明净和纯洁。
最后,“好是照身宜谢女,嫦娥飞向玉宫来”似乎是在借助传说中的月神嫦娥,以一种超脱现实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这面镜子美妙光景的赞叹,以及它所带来的超凡脱俗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镜子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当时工艺技术和审美趣味,也反映出古人对于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翠草侵园径。
阴阴夏木,鸣鸠相应。
纵目江天,窈窈雨昏烟暝。
屋角黄梅乍熟,听落颗、时敲金井。
深院静。
间阶自长,花砖苔晕。
楼居簟枕清凉,尽永日阑于,与谁同凭。
旧社鸥盟,零落断无音信。
辽鹤追思旧事,向华表、空吟遣恨。
萦念损。
休怪暮年多病。
长寿真人,玉佩琼裾,霞衣月裳。
趁桃迎初度,千年方熟,蒲经端午,三日留春。
兰杜绥旌,芙蓉搴盖,飞下清源云水乡。
摛烟雾,引天机组织,官样文章。
丁年璧水横翔。
馀剩馥残膏沾四方。
仰平生声望,九霄星斗,方来事业,万里风樯。
经世规模,出尘丰骨,须合盛之白玉堂。
轩腾去,看雍容槐棘,福艾耆庞。
云壑飞泉,蒲根下、悬流陆续。
堪爱处、石池湛湛,一方寒玉。
暑际直当磐石坐,渴来自引悬瓢掬。
听泠泠、清响泻琮琤,胜丝竹。
寒照胆,消炎燠。
清彻骨,无尘俗。
笑幽人忻玩,滞留空谷。
静坐时看松鼠饮,醉眠不碍山禽浴。
唤仙人、伴我酌琼瑶,餐秋菊。
雅歌堂下新堤路。
柳外行人相语。
碧藕开花,金桃结子,三见使君初度。
楼台北渚。
似画出西湖,水云深处。
彩鹢双飞,水亭开宴近重午。
溪蒲堪荐绿醑,幔亭何惜,为曾孙留住。
碧水吟哦,沧洲梦想,未放舟横野渡。
维申及甫。
正夹辅中兴,擎天作柱。
愿祝嵩高,岁添长命缕。
龙沙殿腊,兔苑留寒,花照冰壶夜。
乱山平野。
装珠树满眼,买春无价。
墙头苑下。
浑不见、桃夭杏冶。
凝趁风、庚岭寒梅,触处都飘谢。
吹面峭寒未怕。
览瑶池万里,飞观高榭。
霓旌鹤驾。
歌黄竹、胜跃踏青骄马。
峰峦似画。
但点缀、片时相借。
惊望中、玉宇琼楼,残溜空鸳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