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人》
《野人》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村落苍茫半草茅,路无车辙水无桥。

婚姻取足唯春茧,盐酪归来待晚樵。

一样宽衣疑效古,几人华发未经徭。

相逢不会寒温语,借问官家合是尧。

(0)
注释
村落:村庄。
苍茫:破败、荒凉。
半草茅:大部分是茅草屋。
车辙:车轮痕迹。
水无桥:河水未见桥梁。
婚姻取足:生活依靠。
春茧:春天的蚕茧。
晚樵:傍晚打柴的人。
宽衣:宽松的衣服。
疑效古:仿佛效仿古代。
华发:白发。
未经徭:没经历过徭役。
寒温语:寒暄问候。
官家:官方。
合是尧:是否像尧那样仁德。
翻译
村庄破败,大部分是茅草屋,路上没有车轮痕迹,河水也未见桥梁。
人们靠采集春天的蚕茧维生,等傍晚打柴的人回来后才能有盐和奶酪。
大家都穿着同样宽松的衣服,仿佛效仿古代习俗,但又有多少人还没经历过徭役的白发。
彼此相见,不谈寒暄问候,只是询问官方是否像古代的贤君尧那样仁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偏远村落的宁静生活图景。"苍茫半草茅"和"路无车辙水无桥"形象地表达了乡村之遥远与交通之不便,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而"婚姻取足唯春茧"则透露出这里的人们生活简单,甚至连婚嫁之事也不过是季节更迭中顺其自然的结果。"盐酪归来待晚樵"则展示了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生产活动。

"一样宽衣疑效古"一句,通过对服饰的描述,表达了一种怀旧情感,似乎在追寻古代风貌。"几人华发未经徭"则描绘出乡间长者之容颜,未受世俗沧桑的侵袭。

最后两句"相逢不会寒温语,借问官家合是尧"表达了村落居民之间朴实无华的交流,以及对外界权贵生活的一种好奇与疏离之感。整首诗通过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安逸的乡村世界,充满了浓郁的田园诗意境。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新荷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0)

立冬日

万木凋零感百忧,萧条风景入双眸。

一年屈指余三月,四序惊心又九秋。

霜雪有威应国耻,山川无色亦神羞。

穷阴急望阳来复,消息梅花在岭头。

(0)

飨堂联

富贵无常,尔小子勿忘贫贱;

圣贤可学,我清门但读诗书。

(0)

江边晚望

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

天光与水浑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

千古周郎馀事业,一时曹孟谩英雄。

东南几许繁华地,长在元戎指画中。

(0)

耕织叹二首·其一

春催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

种莳已遍复耘耔,久晴渴雨车声发。

往来逻视晓夕忙,香穗垂头秋登场。

一年苦辛今幸熟,壮儿健妇争扫仓。

官输私负索交至,勺合不留但糠秕。

我腹不饱饱他人,终日茅檐愁饿死。

(0)

用厚后弟强甫韵·其九

无住先生独住庵,得朋犹冀自西南。

丹心事国忠无二,白首尊师谊在三。

诗少古风惟近体,学惭实践谩虚谈。

退之未离乎儒者,坐井观天错议聃。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