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每觉迎秋慢,今岁翻嫌秋到忙。
素节岂缘逢闰驻,萧晨最易感人伤。
月临望矣偏韬影,风拂梧而已变凉。
更有忧怀筹穑事,倚栏几度盻商羊。
常年每觉迎秋慢,今岁翻嫌秋到忙。
素节岂缘逢闰驻,萧晨最易感人伤。
月临望矣偏韬影,风拂梧而已变凉。
更有忧怀筹穑事,倚栏几度盻商羊。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七月十四日立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秋来的不同寻常感受,既有对秋日到来的期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季节变化的感慨。
首联“常年每觉迎秋慢,今岁翻嫌秋到忙”表达了诗人对今年秋天来得特别快的惊讶和不适应。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慢慢迎接秋天的到来,但今年似乎有所不同,秋天突然而至,让诗人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颔联“素节岂缘逢闰驻,萧晨最易感人伤”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认为秋天的到来并非因为闰月的缘故而停留,而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清晨的凉意最容易触动人心,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颈联“月临望矣偏韬影,风拂梧而已变凉”描绘了月圆之夜,月亮似乎有意隐藏自己的光芒,而微风吹过梧桐树,带来了凉意。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更有忧怀筹穑事,倚栏几度盻商羊”则点明了诗人的忧虑所在。在收获季节即将来临之际,他担忧着农事的进展,多次倚靠栏杆,期盼着丰收的景象。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关注,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对于收成的深切期待和忧虑。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对生活琐事的深刻思考,既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流露出对农事的关切之情。
出处殊途会面难,君留湖上我江干。
黄花三度不同醉,白发数茎尤寡欢。
鹗立寥寥天地大,鸿飞漠漠水云寒。
登高时节还相忆,朝露谁怜坠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