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淡而清,节香而贞。隐德不耀,咀华含英。
君子同其芳洁,写真不堕丹青。
宜乎孕潇湘幽楚之灵。
色淡而清,节香而贞。隐德不耀,咀华含英。
君子同其芳洁,写真不堕丹青。
宜乎孕潇湘幽楚之灵。
这首诗描绘的是兰花和蕙草的特质,以清淡高洁的形象出现,不求显耀,却蕴藏着深藏不露的美德。它们如同君子一般,品德高尚,内在的芬芳和精华得以保持,即使在艺术作品中也能真实呈现,不减其神韵。诗人认为这些植物孕育了潇湘幽楚之地的灵秀之气,暗示了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象征的文化内涵。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兰蕙的高雅品质和君子的人格象征,体现了宋代禅宗诗人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寄托。
此乡之人气量窄,我独觉子神充实。
十日不一见颜色,时复看云泪沾臆。
感时抚事增惋伤,人生会合不可常。
草閤柴扉星散居,不道故人无素书。
素书一月凡一束,纸长要自三过读。
故人相见未从容,令我心中苦不足。
寒雨飒飒枯树湿,欲往城南忘南北。
感君意气无所惜,昔者相过今不得。
此心烱烱君应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