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宿山房第二回,壁间题字已尘埃。
簿书奔走浑无定,更解偷閒几度来。
投宿山房第二回,壁间题字已尘埃。
簿书奔走浑无定,更解偷閒几度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多次造访山中客舍的情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投宿山房第二回”,点明这是诗人第二次入住山中的小屋,暗示了他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喜爱和习惯。次句“壁间题字已尘埃”,通过描述墙壁上题字的灰尘,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感慨。
第三句“簿书奔走浑无定”,转而描绘了诗人日常忙碌的生活状态,其中“簿书”指的是官府文书或账簿,暗示了诗人可能是一位官员,其生活充满了事务的奔波与忙碌,没有片刻安宁。这与前文对山中生活的描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句“更解偷閒几度来”,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在繁忙之中,但仍然不时抽空来到山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寻找短暂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偷閒”一词,生动地刻画出诗人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追求内心深处那份向往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压力下,仍能保持对美好事物追求的精神。
白玉桥东,碧山楼畔,昼锦堂开。
正冠盖盈门,笙歌满座,红莲才放,绿酒初醅。
紫禁朝回,凤池吏散,特为先生庆寿来。
献新词,嗣音大雅,敬祝台莱。共看廊庙奇才。
更星斗、文章逼上台。
况海岳精神,壮腾龙马,云霄气概,时动风雷。
圣主思贤,明时求旧,旦日征书下玉阶。
愿从头,把经纶再试,花甲重排。
桃花庙口,鹦鹉洲边,谁写离人意。插天剑倚。
肯回顾、多少橘奴鱼婢。黛峰如髻。
空目断、骚人遗思。忆当年、汉浦投珠,莫负同心蕊。
一片云浓烟细。想漠漠江天,悲秋顿起。吴山越水。
好收拾、偏贮锦奚囊底。风流举止。
应只有萧然图史。到他时,黄鹤搥翻,都识青莲李。
兰堂遥裔。见水佩风裳,烟鬟雾髻,尺幅传幽意。
看泾水愁人,洞庭怨女。
断翠斜红,揾不尽,鲛绡珠泪。
只手把湘沅双鱼,蹙恨敛容偷寄。
剪痕轻,绫影薄,羡蕊乱云盘,神工密致。
想低回斜睇。到贵主还宫,书生仗义。
肠断当筵,料此际、更难回避。
落绣后、闲整鸾钗,不觉金针暗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