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江右阳屏山石室》
《题江右阳屏山石室》全文
明 / 邹元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背倚芙蓉枕,门看天马峰。

临池无一事,把盏对芙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与环境的和谐之美。

首句“背倚芙蓉枕”,以“芙蓉”喻指柔软舒适的枕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安逸自在的休息状态,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之中,享受着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里的“芙蓉”不仅限于物理上的枕头,更象征着一种内心的柔软与舒适,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次句“门看天马峰”,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描绘了一座名为“天马峰”的山峦。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远眺山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同时,“天马峰”这一名称本身就蕴含着壮丽与神秘的气息,激发了读者对于远方未知世界的想象。

接下来的“临池无一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诗人面对水池,心中并无杂念,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这里的“池”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缩影,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澄澈。

最后,“把盏对芙蓉”则以一个细节收束全诗,将诗人的状态推向高潮。诗人手持酒杯,对着眼前的“芙蓉”(既可理解为池中的荷花,也可理解为心中的柔软),在这一刻,他与自然、与内心达到了完美的融合。这一动作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致,也暗示了他在自然与内心的对话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邹元标
朝代:明   字:尔瞻   号:南皋   籍贯:江西吉水   生辰:1551—1624

(1551—1624)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猜你喜欢

独游燕子矶作

曲槛危栏雾色开,凭陵飞阁驾蓬莱。

江山上下千门入,吴楚东南万舳来。

吹浪鼋鼍衔日起,擘云龙蜃挂天回。

凭高莫问前朝事,巷口乌衣半绿苔。

(0)

顾观察维舟瀫水招集

斧钺辉煌汉使才,曾同作赋上燕台。

昆明万里浮槎到,瀫水千山列座回。

潮起鱼龙窥鼓瑟,月明乌鹊傍含杯。

琼筵不是征西兴,肯许名流达曙陪。

(0)

寄周元孚

含香犹是旧蓬莱,跃马长干定几回。

搦管客留鳷鹊殿,吹箫人去凤凰台。

黄陵异日传仙梦,赤壁今时擅将材。

见说秦淮春满座,新词何限箧中裁。

(0)

苏君禹观察抵武林以手札诗扇附李参知见寄且劝驾北上意甚惓惓感事赋答二首·其二

双鸿迢递问柴荆,片鹢犹思下婺城。

祗愧烟霄勤物色,能从湖海擅时名。

遗音空谷闻三叹,大乐明堂重九成。

莫向云泥论出处,乾坤何地不堪盟。

(0)

苏君禹观察抵武林以手札诗扇附李参知见寄且劝驾北上意甚惓惓感事赋答二首·其一

论文曾驻木兰舠,按部长怀使者劳。

岂谓青衿还绛帐,尚从黄绶问绨袍。

书传大禹千秋穴,赋涌灵胥八月涛。

不是輶轩频顾盼,桐君山色为谁高。

(0)

别李季宣

万里澄江片月虚,故人相望转踟蹰。

寒星欲堕张华剑,远道仍驱孟博车。

独夜鱼龙京口梦,高秋鸿雁广陵书。

花时好订吴天约,题遍楼台四百馀。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