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漏春光如自喜,蕲留秋色了无愁。
如何卉里孤高种,也做偷寒送暖流。
先漏春光如自喜,蕲留秋色了无愁。
如何卉里孤高种,也做偷寒送暖流。
这首诗以“嘲梅菊(其一)”为题,出自清代诗人弘历之手。诗中通过对梅花和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两种花卉独特性格的欣赏与赞美。
首句“先漏春光如自喜”,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春光初露时的喜悦之情,仿佛它在享受着春天的恩赐,展现出梅花的早春使者形象。次句“蕲留秋色了无愁”,则表现了菊花在秋天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不因季节的更迭而感到忧愁,彰显了菊花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后两句“如何卉里孤高种,也做偷寒送暖流”,进一步深化了对梅花和菊花的描述。前半句“如何卉里孤高种”强调了这两种花卉在百花丛中独树一帜的高洁品质,它们不随波逐流,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与高傲。后半句“也做偷寒送暖流”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梅花和菊花赋予了情感色彩,它们不仅在寒冷中绽放,还传递着温暖,展现出它们对生命的热爱与关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梅花和菊花的外在形态,更深入挖掘了它们内在的精神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这两种花卉独特魅力的赞赏与敬佩。通过对比和拟人的手法,诗人成功地塑造了梅花和菊花的形象,使之成为高洁、坚韧、充满生命力的象征,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