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声似吹雨初足,桑椹欲红风始和。
少妇每忧蚕利薄,老夫惟喜秫苗多。
旧栽花木山莺识,新买陂塘野鹭过。
此境东风元自好,当年金谷事如何?
蛙声似吹雨初足,桑椹欲红风始和。
少妇每忧蚕利薄,老夫惟喜秫苗多。
旧栽花木山莺识,新买陂塘野鹭过。
此境东风元自好,当年金谷事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田园的生动景象与农人生活的细腻情感。首句“蛙声似吹雨初足”,以蛙鸣喻雨后清新,形象地展现了春天雨后的宁静与生机。次句“桑椹欲红风始和”,通过即将成熟的桑葚和和煦的春风,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接着,“少妇每忧蚕利薄,老夫惟喜秫苗多”两句,巧妙地将农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通过少妇对蚕丝收益的担忧和老夫对高粱作物丰收的喜悦,展现了农耕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期待。
“旧栽花木山莺识,新买陂塘野鹭过”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通过山中的莺鸟识得旧日栽植的花木,以及野鹭在新开辟的水塘中游过,不仅体现了自然生态的丰富多样,也暗示了农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最后,“此境东风元自好,当年金谷事如何?”以东风的美好引出对历史名园金谷园的感慨,既是对眼前田园风光的赞美,也是对过往繁华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永恒价值的认同,以及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宋代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农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艾如张罗,艾如张罗。熠熠翠鸟,投艾迷罗。
客语主人,鸟质微眇,又无善鸣。
虽负黛色,徒悦宫庭。爰有神禽,云霞其羽。
雄鸣六律,雌鸣六吕。黼衣绣裳,仆?如雨。
汝何不以四海为罗,罗此神禽。
岂无众族,来下来王。汝莫鸟圄,放鸟山堂。
主人熟视不忍释,奇毛神禽亦不家,悲嗟嗟。
去年逢子西湖曲,新妆绮疏映湖渌。
一曲干杯笑不停,灯下酡颜胜红玉。
今来丰干子出迎,讶子形骸太瘦生。
自言脾病连三月,斋厨冷澹如枯僧。
吁嗟别子曾几时,昔时豪华今尔为。
吴郎吴郎我知子,子病可疗癖难医。
自古钟情在我辈,仆本恨人谙此味。
风流老却梦已陈,古剑悠悠犹有气。
桃叶渡头望眼赊,秦淮月对白门斜。
朱弦罢弄乌丝湿,我闻断肠况子耶。
我尝爱子胸怀真,少许却胜多许人。
但恐君情犹未至,情痴未足为君累。
纵令黑瘦来清虚,不似肥痴拥渣滓。
况子貌枯神转腴,高谭炯炯双眼珠。
岂有此人为情死,终看梦觉成栩蘧。
《戏赠吴鹿长》【明·李流芳】去年逢子西湖曲,新妆绮疏映湖渌。一曲干杯笑不停,灯下酡颜胜红玉。今来丰干子出迎,讶子形骸太瘦生。自言脾病连三月,斋厨冷澹如枯僧。吁嗟别子曾几时,昔时豪华今尔为。吴郎吴郎我知子,子病可疗癖难医。自古钟情在我辈,仆本恨人谙此味。风流老却梦已陈,古剑悠悠犹有气。桃叶渡头望眼赊,秦淮月对白门斜。朱弦罢弄乌丝湿,我闻断肠况子耶。我尝爱子胸怀真,少许却胜多许人。但恐君情犹未至,情痴未足为君累。纵令黑瘦来清虚,不似肥痴拥渣滓。况子貌枯神转腴,高谭炯炯双眼珠。岂有此人为情死,终看梦觉成栩蘧。
https://shici.929r.com/shici/dfn8nGPz.html
班固大家能著作,陆机英妙负文雄。
两都赋有凌云气,拟古诗高旷代风。
骢马早延通籍誉,才华应见古人同。
燕王台馆愁邹衍,晋室衣冠有阿戎。
书岂万言天险峻,饭传一饱畏途穷。
世经豺虎催头白,路难骅骝洒血红。
西哭几湮秦帝阙,南冠虚忆楚江枫。
投君剑气不得死,犹倚崆峒百丈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