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然林下趣,仙袂拥书签。
心迹清无滓,情声慧且谦。
琐窗龟背戏,彤管兔毫尖。
十愿独非僭,陶云那得添。
娉然林下趣,仙袂拥书签。
心迹清无滓,情声慧且谦。
琐窗龟背戏,彤管兔毫尖。
十愿独非僭,陶云那得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在林下读书的闲适画面。"娉然林下趣",诗人以轻盈的姿态赞美书斋主人的风雅,仿佛林间的仙子般超凡脱俗。"仙袂拥书签",进一步刻画出其衣带飘飘,手握书签的儒雅形象。
诗中称赞主人内心纯净,没有尘世杂质,"心迹清无滓",表达了他的高洁情操和智慧。"情声慧且谦",则赞赏他的言语中充满了智慧与谦逊,显示出深厚的文化修养。
"琐窗龟背戏,彤管兔毫尖",通过细节描绘,展现出主人在窗边专注研读,或是书写时的专注与技艺精湛。"十愿独非僭",表达了对主人志向的认同,认为他的愿望并非过分自大。
最后,诗人以"陶云那得添"作结,借用陶渊明的典故,暗示自己的敬仰之情,认为这样的才情和品格,即使是陶渊明也无法超越,是对主人的高度评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思古斋主人的描绘,赞美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学识,流露出诗人对主人的深深敬仰。
往与羽人曾结沧洲期,醉骑鲸鱼跃天池。
北走幽都摩碣石,所历至今皆见之。
泽国波光秋潋滟,津亭月色晓参差。
山夹疏钟和雪度,楼栖断角引霜吹。
兰园坐送流莺乱,华观行闻住鹤悲。
别来几度斜阳里,平曲风烟劳梦思。
安得狂心化为浪,去随流水到天涯。
偶向燕城逢杜子,为我立马欢相持。
自言家在碣石西,石西易水清沦漪。
易州风帆日日至,佳人何事重来迟。
重来易迟去易远,便欲从君川路返。
岁年冉冉思无限,诗成雁过云涛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