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自寿,拥衾寒,重赋凌云游意。
我有大儿孔文举,弱冠骎骎暮齿。
桃已三偷,树犹如此,前度花开几。
蓬莱可塞,还童却老无计。
为此援笔翩翩,大江东去,好似歌头起。
寄与两家孙又子,长看以文为戏。
某所某公,同年同月,谁剪招魂纸。
前三例好,不须举后三例。
先生自寿,拥衾寒,重赋凌云游意。
我有大儿孔文举,弱冠骎骎暮齿。
桃已三偷,树犹如此,前度花开几。
蓬莱可塞,还童却老无计。
为此援笔翩翩,大江东去,好似歌头起。
寄与两家孙又子,长看以文为戏。
某所某公,同年同月,谁剪招魂纸。
前三例好,不须举后三例。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念奴娇(其一)槐城赋以自寿,又和韵见寿,三和谢之》。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状态的反思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于子孙满堂、家族兴旺的喜悦。
“先生自寿,拥衾寒,重赋凌云游意。”开篇即表明诗人的自我庆祝之情,尽管年事已高,生活有所不便,但心中仍充满了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向往。
“我有大儿孔文举,弱冠骎骎暮齿。”这是对其子孙满堂的一种自豪之情。诗人通过提及自己的长子孔文举,强调了家族后代的光明前景。
“桃已三偷,树犹如此,前度花开几。”这里以桃树与花开作为时间流逝的象征,诗人感慨于岁月匆匆,却也对过往美好时光有所留恋。
“蓬莱可塞,還童却老无计。”诗人借用了传说中的仙境“蓬莱”来表达自己对于永葆青春的渴望,但现实中却不得不面对着年华老去的无奈。
“为此援笔翩翩,大江东去,好似歌头起。”诗人在这种情感交织之下提起笔墨,要将自己的这份心境通过诗歌传达出去,就如同大江之水,源远流长,充满了力量和生命力。
“寄与两家孙又子,长看以文为戏。”诗人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珍视这些文字,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娱乐。
最后,“某所某公,同年同月,谁剪招魂纸。前三例好,不须举后三例。”这里诗人的语言显得有些模糊,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提及与自己有着相同经历或情感的人,共同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晚年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子孙满堂、家族兴旺的喜悦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后半程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欲视目已瞑,欲语口已噤。
欲动肉已寒,欲书手已硬。
惟有心上热,惟存心中悲。
此热须臾閒,此悲无休时。
所悲孤儿寒,所悲孤儿饥。
苦苦复苦苦,此悲遂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