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舆历历好韶光,麦始攒青柳欲黄。
只有忧怀同渴壤,几时一例沃天浆。
凭舆历历好韶光,麦始攒青柳欲黄。
只有忧怀同渴壤,几时一例沃天浆。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忧思。首句“凭舆历历好韶光”,以“凭舆”(乘坐车马)之视角,赞叹春日的美好时光,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接着,“麦始攒青柳欲黄”一句,细腻地描绘了麦苗初绿、柳叶将黄的早春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
然而,诗人的笔触并未停留在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上,而是转向了内心的忧愁。“只有忧怀同渴壤”,这里以“渴壤”(干旱的土地)比喻内心的忧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春旱时的焦虑和担忧。最后一句“几时一例沃天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雨水降临、滋润大地的渴望,寄托了对自然和谐、万物生长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关切。
麓台于为画,力将时俗矫。
当时虞山王,举世竞传宝。
先生下视之,值不一钱少。
念子岩穴士,学诗用此道。
常恐古人诃,不顾俗情恼。
别我今一载,离梦山川绕。
搦毫思其人,拟此娄东老。
自然性情合,投赠惬素抱。
独行古不容,冲襟良难保。
勉旃善所守,慎勿学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