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其三》
《偶成·其三》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离家记得腊前时,吹尽飞花了不知。

傍枕厌听连晓雨,援毫愁赋送春诗。

百年直好平章看,万事仍须烂熟思。

臣朔不堪当世用,唯应索米救朝饥。

(0)
翻译
离家的时候还是腊月前,看着花瓣被风吹落却浑然不觉。
厌倦了枕边连绵的晨雨声,提笔愁绪满怀地写下送别春天的诗篇。
一生都希望得到公正的评价,面对万事都要深思熟虑。
我像汉代的司马相如,才能无法迎合当世,只能寻求救济来解救朝廷的饥饿问题。
注释
离家:离开家乡。
腊前:农历年前。
吹尽:全部吹散。
飞花:飘落的花瓣。
傍枕:枕边。
厌听:厌倦听。
连晓雨:连续的早晨雨水。
援毫:提笔。
百年:一生。
直好:一直喜好。
平章:公正评价。
烂熟思:深思熟虑。
臣朔:指司马相如,这里借代自己。
不堪:不能胜任。
当世用:迎合当世。
唯应:只应该。
索米:求取粮食。
救朝饥:救济朝廷的饥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偶成(其三)》。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颇为深刻。

首句“离家记得腊前时,吹尽飞花了不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在中国古代,腊指的是冬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或丁日,这里用来指代某一个特定的时刻。飞花通常形容春天的落花,但在这里却被“吹尽”,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让人不禁感慨万分。

次句“傍枕厌听连晓雨,援毫愁赋送春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旅店,耳边是连绵不断的细雨声,心中却充满了对即将离去的春天的不舍。这里的“傍枕”形容诗人侧卧而听,既有寂寞之感,又带着对时光易逝的无奈。而“援毫愁赋送春诗”则展示了诗人在这种环境和心境下,提笔写作,以诗歌来寄托自己的哀愁和不舍。

第三句“百年直好平章看,万事仍须烂熟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这里的“百年直好”意味着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平章”则是对世事的客观审视。“万事仍须烂熟思”则强调了对于任何事情都需要深入思考,不能浅尝辄止。

末两句“臣朔不堪当世用,唯应索米救朝饥”则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和责任感。这里的“臣朔”是诗人的自称,“不堪当世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能或能力在当时社会中无法得到施展的无奈。而“唯应索米救朝饥”则显示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比喻为“索米”)来缓解国家的饥荒。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诗人对此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秋夜

凉夜悬明月,嗟哉何处看。

独怜孤子苦,未识老亲寒。

零露霏林湿,长松照墓单。

欲思温寝被,回首泪难乾。

(0)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其一葵

卧病违朝谒,依然向日心。

不见清溪上,葵花一院深。

(0)

至日长陵陪祀

长陵西接黄花镇,白雪苍岩夜色遥。

阴殿衮龙犹在目,往时松柏已干霄。

总闻一怒风尘起,想见千官迁次朝。

怅极两京兴废事,小山何意起渔樵。

(0)

翁九日邵园和韵·其一

风景秋来满习园,登临此日共金尊。

黄花烂熳摇晴苑,锦树参差照暮村。

野鸟知迎仙閤旆,都人喜识相公轩。

清时密勿多无事,合有新诗纪圣恩。

(0)

九月七日汪维义宅对菊

他乡七日酒,应为菊花催。

疏鬓风前帽,羁怀江上台。

秋光寒拂槛,霞色暝侵杯。

摇落易为感,酣歌日几回。

(0)

赠数畴一首

为儒长濩落,中岁学渊潜。

蕙草春三径,蔷薇月半帘。

药方閒里辑,诗卷病来添。

野老时相讯,微吟坐短檐。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