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香山下卜居》
《香山下卜居》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老须为老计,老计在抽簪。

山下初投足,人间久息心。

乱藤遮石壁,绝涧护云林。

若要深藏处,无如此处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gshānxià
táng / bái

lǎowèilǎolǎozàichōuzān

shānxiàchūtóurénjiānjiǔxīn

luànténgzhēshíjuéjiànyúnlín

ruòyàoshēncángchùchùshē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选择隐居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开篇“老须为老计,老计在抽簪”透露了老者的生存状态和心态,准备为晚年做打算,将精力放在园艺上,这里的“抽簪”指的是栽种竹子或其他植物的活动,体现出一种宁静与自然相融的生活方式。

接着,“山下初投足,人间久息心”表达了诗人终于找到了理想中的隐居之地,在大自然中安放心灵,长时间地得到休憩。这里的“山下”和“初投足”强调了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第三句“乱藤遮石壁,绝涧护云林”则描写了隐居处的自然景观,“乱藤遮石壁”、“绝涧护云林”都是对山野风光的生动刻画,展示了一种幽深而又不失壮丽的自然美景。

最后,“若要深藏处,无如此处深”则点明了这个地方的隐秘和适宜性,是一个理想的隐居之所。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远离尘嚣、深藏于自然之中的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情景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巫山一段云·酒力欺愁薄

酒力欺愁薄,轻红晕脸微。
双鸳谁袖出青闺。
划袜步东西。
倦蝶栖香懒,雏莺调语低。
钗盟惟有烛花知。
半醉欲归时。

(0)

一寸金·楼倚寒城

楼倚寒城,隔岸江山见东越。
望远红千尺,游丝起舞,空青一段,斜阳明灭。
孤树秋声歇。
霜枝袅、尚留病叶。
阑干外、带郭人家,蜂房几盘折。
我独逍遥,乘虚凭远,天风醒毛发。
问西窗停烛,谁吟巴雨,连床鼓瑟,谁弹湘月。
消得青鸾下,分明是、绛台紫阙。
何时约、姑射仙人,试手回翦雪。

(0)

庆清朝·山束滩声

山束滩声,月移石影,寒江夜色空浮。
丹青古壁,风幡横卧东流。
小舣载云轻棹,湖痕渐落葑泥稠。
津亭外,隔船吹笛,唤起眠鸥。
非但予愁渺渺,料那人,应自有、一襟愁。
霜栖露泊,容易吹白人头。
漠漠荻花胜雪,拟寻静岸略移舟。
留闲耳,听莺小院,听雨西楼。

(0)

德兴叶志道字士心葬母于银山丹井之上作丹泉

葛公学仙丹有泉,叶公藏母丹泉边。
泉流虢虢乱石底,丹光炯炯长松巅。
陟彼屺兮瞻望母,麻衣土枕常庐墓。
难将寸草报春晖,只觉焄蒿泣秋露。
男儿眼中非无泪,有泪彻泉无厚地。
泉声如咽泪如丹,何待洩融歌大隧。
幽花淡月耿墓门,不招仙魄招母魂。
子规一声苍石裂,白云渺渺山昏昏。

(0)

题赵希贤所藏墨竹

新梢雾如沐,断节霜不枯。
西窗夕阳下,此君何可无。

(0)

醉歌三首

清狂歌窈窕,微醉困瞢腾。
酒薄多疑水,官閒一似僧。
已知灯即火,不愿谷为陵。
百事俱能了,惟余饮未能。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