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寺寓居》
《山寺寓居》全文
唐 / 徐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高卧东林最上方,水声山翠剔愁肠。

白云送雨笼僧阁,黄叶随风入客堂。

终去四明成大道,暂从双鬓许秋霜。

披缁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0)
注释
高卧:悠闲地躺着。
东林:指东林寺。
剔愁肠:触动或排解愁绪。
白云送雨:云朵带来雨水。
僧阁:僧人居住的楼阁。
黄叶:秋天的落叶。
客堂:供客人休息的地方。
终去:最终离去。
四明:古代地名,今浙江宁波一带。
大道:人生的正道或真理。
秋霜:比喻岁月的痕迹。
披缁:身披僧袍,指出家为僧。
学佛:修行佛教。
鹤氅:道士所穿的长袍。
谈空:谈论佛教中的空性观念。
不妨:没有妨碍,也未尝不可。
翻译
高居在东林的最高处,清泉山色触动内心愁绪。
白云带来雨水,笼罩着僧人的楼阁,黄叶随风飘进客堂。
最终我将离开这里,追求大道,暂时接受岁月在双鬓留下秋霜。
虽然身披黑色僧衣学佛,谈论空性也是可以的,但这并非我的最终目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僧人在深山古寺中的生活情景。开篇“高卧东林最上方”即设定了一个高远的居所,让人联想到诗人远离尘世,寻找心灵的宁静。紧接着,“水声山翠剔愁肠”则通过对自然声音和色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凡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白云送雨笼僧阁,黄叶随风入客堂”这两句诗,不仅美化了寺院的环境,更增添了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这里的“白云送雨”暗示着天气变化的自然之美,而“黄叶随风入客堂”则是秋意浓厚,显示出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

“终去四明成大道,暂从双鬓许秋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悟道的追求。其中,“四明”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四种清净明处,即眼、耳、鼻、舌,而“终去”则意味着最终达到这种境界。同时,“双鬓许秋霜”则是隐喻诗人已经年迈,但依然坚持自己的修行之路。

最后两句“披缁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佛法的追求和对禅机的探讨。这里,“披缁”是指出家为僧,而“学佛”则显示了修行之心。至于“鹤氅谈空”,则是说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诗人也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向往清净之境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徐夤

徐夤
朝代:唐   籍贯:福建莆田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猜你喜欢

梅魂

东风吹雪玉屏空,姑射仙姿杳莫逢。

冰魄飘零空入梦,水香浮动觅无踪。

厌闻羌笛传新恨,愁对宫妆想旧容。

惆怅西湖湖上路,空馀残月夜溶溶。

(0)

以杜少陵文章憎命达之句析而为韵赋此·其三

鳣鲸击洪涛,一跃龙门登。

惊风落潮汐,失势投冈陵。

鬐鬣日已槁,穷涸何由兴。

翻为猵獭笑,敢望馀波腾。

畸人感物理,冥思多所徵。

云翔避矰弋,渊潜避笱罾。

胡为徇世务,轗轲常兢兢。

勖哉保素履,勿贻人所憎。

(0)

题画

渔网中流撒暝烟,江空雁叫雪晴天。

锦鳞若得归须早,莫待风涛暮打船。

(0)

卧云岩

翠岩云借宿,与客共閒心。

石榻春生暖,萝房昼作阴。

氤氲飘素练,窈窕接青林。

那得长留卧,苍生望雨霖。

(0)

寄金华太守万季崇

别来仍是十年馀,旧业惟存案上书。

落日青山当户牖,秋风黄叶满阶除。

已无朝士知名姓,只有林僧问起居。

老我得閒身尚健,形神多为苦吟癯。

(0)

题风烟雪月梅·其三

六花飘落五花开,两白交辉绝点埃。

花神不怕寒侵骨,能占江南百卉魁。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