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
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
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
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
乐事年来乍见。趁旌旗、谷莺娇啭。
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浓香绀幰。
萧寺高亭,茂林斜照,且留芳宴。
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
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
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
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
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
乐事年来乍见。趁旌旗、谷莺娇啭。
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浓香绀幰。
萧寺高亭,茂林斜照,且留芳宴。
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船图景。开篇即以“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设定了意境,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使读者感受到画中之外更有无限延伸的意境。随后,“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用东风和蓝色的春水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
诗中的“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则展示了生命力的旺盛与美丽,通过对鸟儿、鱼儿和飘落的花瓣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接下来的“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表现了游船在水面上轻盈跳跃的情景,透露出一丝喜悦与欢乐。
“乐事年来乍见。趁旌旗、谷莺娇啭。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浓香绀幰”则是对乐趣的回味和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最后,“萧寺高亭,茂林斜照,且留芳宴。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以高耸的寺庙和斜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欣赏,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雅致的审美情趣。
越州城,城何高,四十五里之周遭。
洼地填为基,陂陀凿成壕。
白昼鞭笞夜击櫜,石民之骨灰民膏,越城虽高越民劳。
越民劳未已,我田未耕又科米。
忙忙筑城归种禾,又恐无米供官科。
禾苗未青得秋雨,城吏打门夜如虎。
为言雨后新城摧,要我荷锸城上来。
城泥不干不敢回,又恐夜半闻春雷。
城头一雨城一动,越民登城向天恸。
民心似与雨有仇,天意实谓城无用。
当年当年天下平,天下无贼越无城,乃知在德不在兵。
愿无修城愿修德,使民复睹无城日。
井梧坠叶声如雨,辘轳夜静莎鸡语。
西里佳人怨薄寒,惆怅灯前歌白苎。
白苎新时白若霜,象床开合秋水光。
制成只恐香尘污,衣着偏宜九夏凉。
西风乍入罗帏里,数点清尘不禁洗。
竞开箧笥试新纨,旧服抛捐那复理。
嗟尔白苎怨勿深,怜新弃旧他人心。
愿将贞白永相保,今年卷却明年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