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眼开浑尽,梅心动已阑。
风光好时少,杯酒病中难。
学问慵都废,声名老更判。
唯馀看花伴,未免忆长安。
柳眼开浑尽,梅心动已阑。
风光好时少,杯酒病中难。
学问慵都废,声名老更判。
唯馀看花伴,未免忆长安。
这是一首描绘春去愁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柳眼开浑尽"写出了春天柳絮飞扬、繁华一时即逝的景象;"梅心动已阑"则形容了梅花虽静默却也已经凋谢,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受。"风光好时少"进一步强调了美好的时光难以久留,而"杯酒病中难"则透露了诗人因病痛苦,无法在春天尽情享乐。
以下几句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学问慵都废"表明了学习和追求已经因为种种原因而荒废;"声名老更判"则指出即便年岁渐长,声望也未能如愿,这里的“判”字含有定数难逃之意。
最后两句转向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怀念。"唯馀看花伴"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只剩下观赏鲜花的安慰;"未免忆长安"则是诗人心中对京城(长安,即今天的西安)的无限眷恋和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它不仅抒发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还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无奈,对未来命运的迷茫与困惑。
炎律当中夏,蜩声出上阑。
恰才传柳外,展转度墙端。
可识琴精蔡,何须弹避韩。
喝秋时应速,饮露意先寒。
隔叶鸣犹弱,托枝翼尚单。
要知形亦幻,漫遣力全殚。
别院莺花老,江南樱笋残。
惟馀劭农意,幽律静中观。
堞楼就废生榛荆,新城宛然为旧城。
缓工修筑尚未逮,太平亦可徵休兵。
民风土俗颇淳朴,去岁秋成二釜足。
长官教养尚胥勤,岂贵发奸与摘伏。
高台南望馀颓基,想像北宋全胜时。
铁林军人善彊弩,意气直与秋云齐。
文恬武嬉时未久,一带界河犹弗守。
吁嗟乎子孙无忘祖宗劳,一姓百世何难有。
熙绩匪独能,亮工资群彦。
词林擅卓荦,封疆推老练。
简畀淮海区,奏成伫底奠。
保障财赋地,茧丝非所羡。
去岁吴淞灾,波臣势方扇。
每念幸活民,玉食不能咽。
赈济救燃眉,其何筹久宴。
安民首察吏,瘅恶亦彰善。
设诚物乃孚,逞明终必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