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缩人如猬,萧间趣近僧。
风声围四壁,雪影澹孤镫。
雀冻栖难稳,僮眠唤不应。
枯吟破岑寂,逸兴转飞腾。
瑟缩人如猬,萧间趣近僧。
风声围四壁,雪影澹孤镫。
雀冻栖难稳,僮眠唤不应。
枯吟破岑寂,逸兴转飞腾。
这首清代诗人许亦崧的《夜坐口占》描绘了一幅冬夜静思的画面。诗人以"瑟缩人如猬"开篇,形象地刻画出自己在寒冷中蜷缩的情态,如同刺猬般紧缩身体抵御严寒。"萧间趣近僧"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接近于出世的心境,仿佛与僧侣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共鸣。
接着,"风声围四壁"写出了夜晚的寂静,只有风声在空荡的室内回响,增添了孤寂之感。"雪影澹孤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雪光映照在孤独的油灯上,显得格外凄清。"雀冻栖难稳"描绘了室外麻雀因严寒而难以安眠,连鸟儿都感到生活的艰难。
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冬夜的深沉与寂静,以及自己在其中的孤寂心境。然而,"僮眠唤不应"又透露出一丝温暖的人情味,尽管僮仆熟睡未醒,但诗人并未完全沉浸在孤独中,而是借以打破岑寂。最后,"枯吟破岑寂,逸兴转飞腾"表达了诗人通过吟咏诗歌来驱散寂寞,激发起内心的豪情逸致,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的景象,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