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近闻十六章·其九》
《近闻十六章·其九》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衮衮群公议满朝,谁陈上策禦羌辽?

牛输渐苦通舟竭,犬性难凭给市要。

上谷春冰愁易泮,禺山秋飓不重骄。

乘虚可作黄龙战,莫待羊亡悔补牢。

(0)
鉴赏

这首诗《近闻十六章(其九)》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国家边防和治理策略的深思熟虑。

首句“衮衮群公议满朝”,描绘了朝廷中众多官员集会讨论的场景,暗示了国家面临的重要决策。接着,“谁陈上策禦羌辽?”提出疑问,表达了对如何有效抵御外敌入侵的迫切需求,显示出作者对国家安危的高度关注。

接下来的两句“牛输渐苦通舟竭,犬性难凭给市要”,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当前国家在物资运输和市场供应方面存在的困难,进一步强调了国家治理的紧迫性和复杂性。

“上谷春冰愁易泮,禺山秋飓不重骄”则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隐喻了国家在面对内外挑战时的脆弱性和不可预测性。春冰易融,秋飓难控,象征着国家在应对危机时可能面临的不稳定因素。

最后两句“乘虚可作黄龙战,莫待羊亡悔补牢”,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作者建议在敌人尚未强大之前就采取行动,如同在黄龙未形成威胁时进行战斗,而不是等到损失惨重后才后悔补救。这既是对当前形势的警醒,也是对未来策略的建议,体现了作者的战略眼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边防安全的深刻思考,也展现了其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有效策略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莼菜·其四

谁握冰丝摘露丛,水晶帘展玉璁珑。

鱼须细细龙油滑,道是鲛人织锦宫。

(0)

邯郸

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

少年老去才人嫁,独对春城看夕阳。

(0)

高梁洞上滩

万山建瓴水,直下势悬溜。

而故屈折之,拗怒毒愈厚。

呀然立洞门,夹东气不透。

穿罅鸱鸣箭,殷空牛吼柩。

涛舂堆叠雪,漩撇蹴众绉。

船尾如曳龟,船头仰舒咮。

铿然不受篙,支左先诎右。

中心起镡锷,大声呼疾救。

跳珠湿满身,手与霹雳斗。

负索腰环环,邪许声应候。

朱鹢防退飞,吴象忌反走。

蚁旋磨出险,喃喃口诅咒。

不敢问前滩,惫矣矧多又。

(0)

怀水西庄主人查心谷

水谓当今见此才,玉山歌酒好追陪。

清言都自空虚得,胜事偏从患难来。

人借一花为寝馈,地因近海有楼台。

梦游我挟飞仙羽,昨夜水西庄上回。

(0)

家司空

起家大布衣,岁部粮万石。

时至无后期,廷对矢报国。

观政入银台,文牍祛委积。

三迁冬官长,役车按名籍。

是时大营建,更番藉休息。

龙州师问罪,地界安南逼。

往谕王拜命,私觌谢香帛。

献雉越裳朝,舞干有苗格。

兴安治灵渠,三十六闸勒。

南北导湘漓,渼潭毒龙匿。

焚镌象鼻峰,漕舟渡枕席。

水锁旡支祈,山留巨灵蹠。

疏监广东西,引定四府额。

挹注税半之,宿弊一朝革。

遇事敢风生,扰驿骤纠劾。

称旨掌南台,风纪百僚饬。

冤狱数平反,祥刑垂典则。

朝阳闻凤鸣,秋肃亦鹰击。

高皇性猜忌,喜怒生不测。

功臣罕得全,恩眷独殊特。

病则遣医来,大篮抬酒食。

行盖隔瘴疠,崇礼有赐宅。

厚福呼佳儿,网开释罗织。

引年许退闲,顾问备朝夕。

靖难继求旧,大不耐官职。

安抚乃空衔,驱车行至泽。

周览晋云山,题诗满屋壁。

九重以疾闻,囊金无处觅。

何哉致身录,伪造词抵饰。

帝已火宫中,城围地道塞。

安得西南游,而有从亡客。

褚渊宁独生,居然夏侯色。

仗节隐其名,谨免十族赤。

后世旌遗忠,肸蚃慰魂魄。

史笔乃阙疑,家秉述祖德。

(0)

苏州守魏观

生不能王败而走,遗基岂复为鬼有。

都水行司地合迁,青燐黑胜散如烟。

浚锦帆泾规水利,利民之外无他意。

以此受谮僇其身,巷以哭者苏州民。

哭太守,太守生,礼行乡饮酒。太守死,谁与订经史。

课绩空为天下先,悔而归葬骨已沦重渊。

不如前人事苛刻,全受全归陈烙铁。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