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塞秋应晚,金闺恨已空。
那堪裂纨素,时许出房栊。
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
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
沙塞秋应晚,金闺恨已空。
那堪裂纨素,时许出房栊。
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
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妇女在秋夜独处时的孤寂心境和辛勤劳作的情形。"沙塞秋应晚,金闺恨已空"表达了深秋夜晚之静谧与内心的哀愁,而“那堪裂纨素,时许出房栊”则展示了妇女在家中织布的勤劳形象和偶尔外出的寂寞。
诗人通过"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这两句,以织布时砧板敲击的声音与寒冷的月光、夜晚微弱的风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点凄凉的氛围。同时,这也象征着妇女在深夜仍需辛勤工作的情形。
"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则表达了妇女在劳作间所积累的哀愁和思念之情,不禁落下泪来。泪水耗尽后,她将自己的思念寄托于远方的云端,希望能够传达到心爱之人的地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刻画,展现了古代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辛酸与孤独,以及她们内心深处对远方亲人或所思念之人的渴望。
吾闻人之初,好恶尚无朕。
帝与凿耳目,贤愚遂殊品。
尔来百千年,转化薄愈甚。
父翁相贩卖,浮诈谁能审。
睢盱猴缨冠,狼籍鼠穴寝。
沧海恐值到,谁论鱼鳖淰。
鸮声虽云恶,革去在食葚。
嗟谁职教化,独使此风稔。
恬观不知救,坐费太官廪。
予生少而戆,好古乃天禀。
念此俗衰坏,何尝敢安枕。
有时不能平,悲吒失食饮。
唯子同我病,亦或涕沾衽。
谓予可告语,密以诗来谂。
烂然辞满纸,秋水濯新锦。
穷观何拳拳,静念复凛凛。
贱贫欲救世,无宁犹拾沈。
说穷且版筑,尹屈唯烹饪。
逢时岂遽废,避俗聊须噤。
徂年幸未暮,此意可勤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