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昨日偶陪后骑同适近郊谨成七言四韵兼呈圣俞》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昨日偶陪后骑同适近郊谨成七言四韵兼呈圣俞》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堤柳才黄已落梅,寻芳弭盖共徘徊。

桑城日暖蚕催浴,麦垄风和雉应媒。

别浦人嬉遗翠羽,弋林春废锁歌台。

归鞍暮逼宫街鼓,府吏应惊便面回。

(0)
注释
堤柳:堤边的柳树。
黄:染上黄色。
落梅:凋零的梅花。
寻芳:寻找春色。
弭盖:乘车缓行。
桑城:产桑的城市。
日暖:阳光温暖。
麦垄:麦田的田埂。
雉:野鸡。
别浦:河边。
翠羽:翠绿的羽毛。
弋林:狩猎的森林。
歌台:歌唱的平台。
归鞍:归来的马鞍。
暮逼:逼近傍晚。
宫街鼓:宫廷街道的鼓声。
府吏:官府官员。
便面:遮面的面纱。
翻译
堤边的柳树刚染上黄色,梅花却已经凋零,我们一同寻找春色,乘车缓行欣赏。
桑城阳光温暖,催促着蚕宝宝沐浴,麦田里的微风吹过,野鸡忙着求偶叫唤。
河边的人们嬉戏,不慎遗落了翠绿的羽毛,春天的狩猎活动暂停,歌唱的平台也被闲置。
傍晚时分,归来的马鞍逼近宫廷街道的鼓声,官府的官员可能因这突然的热闹而惊讶,连遮面的面纱都忘了取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描绘了春天郊游的景象。首句“堤柳才黄已落梅”,写出了早春时节,堤边的柳树刚刚泛出嫩黄,梅花却已经凋零,体现了季节的转换。接下来,“寻芳弭盖共徘徊”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踏青赏花,轻车缓行的情景。

“桑城日暖蚕催浴,麦垄风和雉应媒”两句,通过描写桑树林中温暖的阳光催促着蚕儿孵化,以及麦田里微风吹拂,野鸡求偶的场景,展现了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活力。

“别浦人嬉遗翠羽,弋林春废锁歌台”描绘了河边人们游玩,不慎遗失了翠绿的羽毛,而春天的猎场也因春意浓重而暂时闲置,歌台寂静。这两句寓含了对世俗欢乐与自然静谧的对比。

最后,“归鞍暮逼宫街鼓,府吏应惊便面回”以傍晚时分,诗人和朋友们骑马归去,宫街鼓声渐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府中的官员们可能因他们的归来而感到惊讶,暗含了官场生活的忙碌与诗人归隐的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春光的愉悦,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淡疏离感。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镜湖竹枝词·其二

杏子红衫一女郎,郁金衣带一苇航。

堤长水阔家何处,十里荷花分外香。

(0)

竹枝词·其二

弄玉吹箫在凤楼,凤鬟度曲亦悠悠。

略攒秋月双蛾晓,直遏行云一雁秋。

(0)

赠孙山人

龙津先生高角巾,多能不特是诗人。

昨宵与客溪桥上,话到风平水不鳞。

(0)

留别倪子

小门一径柳垂丝,帘下垂裾话别离。

却问归来是何日,海榴如火烧高枝。

(0)

剪春罗垂丝海棠

美人睡不足,春愁奈若何。

垂丝绿窗下,聊为绣春罗。

(0)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一

青青水中蒲,新叶净如拭。

元是宝剑精,森然此留迹。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