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善权山留题三首·其三寺后湫水》
《游善权山留题三首·其三寺后湫水》全文
宋 / 陈克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冈峦谁穿空,脉液互吞吐。

凭虚倚翠岩,发地涵潼乳。

哀弦响崖寺,清镜照林坞。

萦坻骤曲折,啮石犹飞舞。

津涯浩无穷,神怪传自古。

参差见坤轴,晃荡连水府。

微生寄荒绝,多病厌咸苦。

永怀宅清泠,戮力事农圃。

青秧渐出水,紫笋新过雨。

无惭种秫陶,更似煎茶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善权山后湫水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水之美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冈峦谁穿空,脉液互吞吐”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山峦之间水流穿行的景象,仿佛山峦在吞吐着水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凭虚倚翠岩,发地涵潼乳”进一步展示了山岩的翠绿与泉水的源头,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深邃。

“哀弦响崖寺,清镜照林坞”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崖寺的声音比作哀伤的弦乐,清亮如镜的水面映照着林间的村落,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的“萦坻骤曲折,啮石犹飞舞”描绘了水流在岩石间蜿蜒曲折,石头被水流侵蚀得如同飞舞一般,生动地表现了水的力量与自然的动态美。

“津涯浩无穷,神怪传自古”表达了对自然之大、历史之久远的感慨,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参差见坤轴,晃荡连水府”则以天地之间的广阔与水府的深邃相连结,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

最后,“微生寄荒绝,多病厌咸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面对自然界的壮丽与复杂,内心既有对生命的珍视,也有对生活艰辛的无奈。“永怀宅清泠,戮力事农圃”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的生活,努力耕作的心愿。“青秧渐出水,紫笋新过雨”描绘了春日农田的生机勃勃,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无惭种秫陶,更似煎茶羽”则是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对传统技艺的敬仰,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善权山后湫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生命、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陈克
朝代:宋   字:子高   籍贯:临海(今属浙江)   生辰:1081—1137

陈克(1081—1137),北宋末至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少时随父宦学四方,后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七年(1137),吕祉节制淮西抗金军马,荐为幕府参谋,他欣然响应,留其家于后方,以单骑从军。曾与吴若共著《东南防守便利》3卷,其大略谓“立国东南,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四库全书总目》)。
猜你喜欢

从齐武帝琅琊城讲武应诏诗

九功播祧墠,七德陈武悬。

展事昌国图,息兵由重战。

皇情咨阅典,出车迨辰选。

饰徒映寒隰,翻绥临广甸。

飒杳佩吴戈,参差腰夏箭。

风旆舒复卷,云霞清似转。

轻舞信徘徊,前歌且遥衍。

秋原嘶代马,朱光浮楚练。

虹壑写飞文,岩阿藻馀绚。

发震岳灵从,扬旌水华变。

凭高训武则,中天起遐眷。

凤盖卷洪河,珠旗扫长汧。

方待翠华举,远适瑶池宴。

(0)

课儿联·其九七○

功名垂宇宙;忠信胜波涛。

(0)

课儿联·其八九二

樊口孙权豹;乌江项羽骓。

(0)

课儿联·其八八二

野草连村树;梅花立水桥。

(0)

课儿联·其八六三

爱来支遁马;谈有处宗鸡。

(0)

课儿联·其八四六

鹏展垂天翼;鱼开纵壑鳞。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