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下碧波寒,徐孺祠前木叶丹。
一曲池台千竹里,可知无梦到长安。
滕王阁下碧波寒,徐孺祠前木叶丹。
一曲池台千竹里,可知无梦到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滕王阁与徐孺祠的秋日景象,以及对长安的遥想。首句“滕王阁下碧波寒”,以滕王阁为背景,描绘出水波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寒冷,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徐孺祠前木叶丹”一句,将视线转向徐孺祠,红叶满树,色彩鲜明,对比鲜明地展现了秋天的绚丽。后两句“一曲池台千竹里,可知无梦到长安”,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京城的感慨,身处自然美景之中,却难以忘怀对长安的思念,仿佛连梦都难以抵达那个遥远的地方。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情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西山萧爽掌与平,绛河溯月秋有声。
白榆丹桂何历历,登楼一坐心眼明。
王郎爱客歌侑觞,倡酬况是词场英。
疏钟近户风漠漠,杂花绕径云冥冥。
剥梨举火讶斗落,园鹤时作摩天鸣。
酒酣为子歌慷慨,轩冕且付形骸外。
车如鸡栖走蹗蹗,富贵何如取酣快。
鲲鹏肯怯天池远,虾鳝只见蹄涔大。
朝市于今嫌我真,旧山尚觉长镵在。
王郎为我添浊醪,相逢能几尊前豪。
读书徒自吝驹隙,涉世无乃纷牛毛。
鸡鸣庭树宿鹭起,东方皛皛须臾高。
楚王宴客章华台,活花起舞夜春来。
螭膏凤脑光如昼,蛾眉蝉鬓空徘徊。
绝缨美人信贞淑,牵衣上客何悲蹙。
君王爱士轻婵娟,尽绝冠缨始张烛。
张烛开筵复尽欢,青枫鸦啼白露寒。
明日褰旗方城野,还是夜来牵衣者。
君不见战国诸豪雄,以色结死士。
齐有孟尝君,燕有丹太子。
君行吊古过楚宫,美人何在台殿空。
醉看落花如锦地,裙腰绿草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