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花仍笑,时危笛自哀。
平城隆准去,瓜步佛狸来。
地下皆冤肉,人间半劫灰。
只今衰泪眼,那得向君开。
春到花仍笑,时危笛自哀。
平城隆准去,瓜步佛狸来。
地下皆冤肉,人间半劫灰。
只今衰泪眼,那得向君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所作的《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战乱之后的凄凉景象,通过“春到花仍笑,时危笛自哀”两句,以春花的无常与笛声的哀怨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破坏的深切感慨。接下来的“平城隆准去,瓜步佛狸来”,运用历史典故,暗指战事的频繁与动荡。最后,“地下皆冤肉,人间半劫灰”一句,更是直抒胸臆,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和破坏。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
棹飞穿碎金电,翻动水精宫。
横管何妨三弄,重醑仍须一斗,知费几青铜。
坐久桂花落,襟袖觉香浓。
庾公阁,子猷舫,兴应同。
从来好景良夜,我辈敢情锺。
但恐仙娥川後,嫌我尘容俗状,清境不相容。
击汰同情赏,赖有紫溪翁。
下濑惊船驶,挥尘恐尊空。
谁吹尺八寥亮,嚼徵更含宫。
坐爱金波潋滟,影落蒲萄涨绿,夜漏尽移铜。
回棹携红袖,一水带香浓。
坐中客,驰隽辨,语无同。
青鞋黄帽,此乐谁肯换千钟。
岩壑从来无主,风月故应长在,赏不待先容。
羽化寻烟客,家有左仙翁。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
闲愁几许。
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
归不去。
乱山无数。
斜日荒城鼓。
胜友欣倾盖,羁宦懒书空。
爱君笔力清壮,名已在蟾宫。
萧散英姿直上,自有练裙葛帔,岂待半通铜。
长短作新语,墨纸似鸦浓。
山吐月,溪泛艇,率君同。
吾侪轰饮文字,乐不在歌钟。
今夜长风万里,且倩泓澄浩荡,一为洗尘容。
世上闲荣辱,都付塞边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