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喜善类,遇之以青目。
广厦千万间,帡幪未渠足。
唯予自栖身,三椽乃蜗缩。
问之何为然,知足常不辱。
人生天地间,渺然如一粟。
侈心才动摇,曷厌溪壑欲。
纸帐煖有馀,蒲团眠易熟。
神游万物表,不虑此局促。
门外竞轩冕,卑哉蛮与触。
平生喜善类,遇之以青目。
广厦千万间,帡幪未渠足。
唯予自栖身,三椽乃蜗缩。
问之何为然,知足常不辱。
人生天地间,渺然如一粟。
侈心才动摇,曷厌溪壑欲。
纸帐煖有馀,蒲团眠易熟。
神游万物表,不虑此局促。
门外竞轩冕,卑哉蛮与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浩所作的《题蜗室》。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首句“平生喜善类,遇之以青目”表明诗人平生喜欢善良的人,对待他们如同珍视一般。接着“广厦千万间,帡幪未渠足”描绘了诗人对于宽广居所的向往,但又感叹于无法满足这种欲望。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思考。
“唯予自栖身,三椽乃蜗缩”描述了诗人自己居住的简陋小屋,如同蜗牛的壳一样狭小。面对这样的生活条件,诗人提出了疑问:“问之何为然,知足常不辱。”他反思为何要如此节制,认为知足常乐,不会受到侮辱。
接下来,“人生天地间,渺然如一粟”将人置于宇宙的广阔背景之下,强调个体的微不足道。诗人意识到,即使欲望再强烈,也无法填满心灵的空虚。“侈心才动摇,曷厌溪壑欲”进一步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质疑,指出即使欲望有所动摇,也无法满足无尽的贪欲。
最后,“纸帐煖有馀,蒲团眠易熟。神游万物表,不虑此局促”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由。在温暖的纸帐和舒适的蒲团中,他的精神得以遨游于万物之上,不再受限于物质的束缚。诗人通过这一段表达了对精神世界追求的重视,以及对物质生活简朴的接受。
“门外竞轩冕,卑哉蛮与触”则讽刺了外界对权力和地位的追逐,认为这种行为是低下的。诗人通过对比自身与外界的追求,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越。
综上所述,《题蜗室》通过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展现了他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登山临水几心伤,问柳寻花亦断肠。
已觉姓名成故物,岂知风景在他乡。
昔年与子共行乐,金谷名园恣欢谑。
只疑英誉早飞扬,忍见高才遂沦落。
开先洒翰本清真,贞吉题诗合有神。
自从知音无二子,可怜肝胆向何人。
忆昨徐园观林字,醉笔淋漓有生气。
今朝费馆见朱诗,往往烟霞极奇思。
故人笔迹一何多,岁月精灵未耗磨。
处处风光留客在,思君不见奈愁何。
羁旅苦无悰,良辰忽以至。
临水叹将归,登高询故事。
共有龙山兴,载酒雁峰寺。
地暖气初肃,风紧叶欲脆。
久知瘴疠清,未觉风土异。
燕去诚知节,雁回有何意。
欲穷万里目,几席屡迁次。
烟霞荡远空,丝竹激悲吹。
菊蕊未堪餐,橘香薰欲醉。
汉臣荣佩萸,楚客思葺芰。
枫岸君滞宦,衡门我栖志。
忽聆岐路言,临觞发悲慨。
清晨高宴会,薄暮未言疲。
铿填罗剑舄,纵横卧樽罍。
谬参俎豆光,得奉君子仪。
饮醇不知醉,饱德实充饥。
华林荫广厦,飞鸟鸣相随。
清风穆四筵,久阴上丹墀。
卜昼虽自昔,夜饮匪今斯。
燕歌有馀烈,赵瑟声正悲。
满堂盛言笑,感叹中自私。
竹帛无我名,安用生明时。
倘惠方驾顾,为君总前绥。
八载去乡国,今晨始得归。
捷步入外闾,慷慨登中闺。
既旷家园聚,转念骨肉稀。
忆我骨肉亲,泪下如绠縻。
宗族少前辈,邻里半成非。
一出已如此,再出安可期。
驱车问丘垄,松柏十数围。
兔走思旧穴,鸟还栖故枝。
他乡勿久滞,书此报京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