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季长与其郎君归闽·其一》
《送陈季长与其郎君归闽·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烟尘廿载倦飘蓬,曳裾王门识巨公。

海外旧闻传信史,眼前归计托冥鸿。

论心野寺怜孤鹤,舞綵平舆有二龙。

庾信赋成名已满,可能闭户閟行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陈季长及其子返回福建的深情送别。诗中充满了对友情、自然与历史的感慨。

首联“烟尘廿载倦飘蓬,曳裾王门识巨公”,诗人以“烟尘”形容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奔波,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疲惫感。同时,“曳裾王门识巨公”则暗示了诗人曾有机会接近权贵,结识了大人物,但最终选择了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

颔联“海外旧闻传信史,眼前归计托冥鸿”,通过“海外旧闻”与“信史”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和对友人归途的关切。将友人的归计比作“冥鸿”,寓意着自由与高远,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颈联“论心野寺怜孤鹤,舞綵平舆有二龙”,运用了“孤鹤”与“二龙”的意象,前者象征着孤独与超脱,后者则代表了才华与荣耀。这一联既是对友人个性的赞美,也是对友人归乡后生活状态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尾联“庾信赋成名已满,可能闭户閟行踪”,引用庾信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过去成就的肯定,并预示着友人归乡后或许会暂时放下尘世的纷扰,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过龙里次璧间韵

隐隐奇峰玉笋纤,修途尝遍苦酸甜。

了知世事无休日,闲看溪头春水添。

(0)

待隐图次杨邃庵大学士韵八首·其二

云作帘龙山作台,园亭花卉四时开。

不知蛱蝶纷纷过,惟爱群鸥日日来。

(0)

六合晓行

斜月鸣鸡夜未消,人家烟火共萧萧。

太平不用津头问,勒马淩霜渡野桥。

(0)

蕲州

冰纹冰簟传韩子,螫手花蛇说柳州。

欲问七年蕲水艾,不知民病几时瘳。

(0)

鲁桥思亲

泪逐河流下鲁桥,亲魂何处我魂销。

相应识得遗躯在,来赴归期不用招。

(0)

持伞雨行即事

竹作鎗兮纸作牌,暴风强雨撼将来。

面前一任雷霆怒,有此牌鎗尽敌开。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