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解蹀躞.吕倩倩吹笛》
《解蹀躞.吕倩倩吹笛》全文
宋 / 杨无咎   形式: 词  词牌: 解蹀躞

金谷楼中人在,两点眉颦绿。

叫云穿月,横吹楚山竹。

怨断忧忆因谁,坐中有客,犹记住、平阳宿。泪盈目。

百转千声相续。停杯听难足。

谩夸天海风涛旧时曲。

夜深烟惨云愁,倩君沈醉,明日看、梅梢玉。

(0)
翻译
金谷楼中的女子在,她眉头紧锁如两片翠绿的叶子。
她的呼唤穿透云层,横笛声穿越楚山竹林。
满心的哀怨和回忆,究竟为了谁?座中宾客还记得,她曾是平阳的旧梦。
泪水盈满眼眶,悲歌千回百转,让人难以停杯倾听。
那些昔日的海风涛声被虚夸,已不再足以抚慰此刻的心伤。
深夜烟雾弥漫,愁云密布,只愿你沉醉其中,待到明日清晨,再看那梅花梢头如玉般洁白。
注释
金谷楼:古代富豪的园林。
人:女子。
两点眉颦绿:形容女子皱眉的样子。
叫云穿月:呼唤穿过云层,月亮之上。
横吹:横笛吹奏。
楚山竹:楚地的竹林。
怨断忧忆:满怀哀怨和回忆。
因谁:为了谁。
平阳宿:指过去的美好时光。
泪盈目:眼中充满泪水。
百转千声:悲歌回荡。
停杯听难足:倾听悲歌无法停止。
谩夸:空谈,夸耀。
天海风涛旧时曲:昔日的海风涛声的歌曲。
夜深烟惨云愁:深夜烟雾凄凉。
倩君:请。
沈醉:沉醉。
梅梢玉:梅花梢头如玉般洁白。
鉴赏

这首词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金谷楼中主人与佳人的情感场景。起始两句“金谷楼中人在,两点眉颦绿”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愁的情境。主人公所处之地——金谷楼,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界定,更象征着情感世界的某种隔绝与独自沉浸。"人在"二字,轻描淡写,却透露出一种期待或等待的情绪,而“两点眉颦绿”则直接传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忧虑和思念。

接下来的“叫云穿月,横吹楚山竹”展示了吕倩倩的笛声如同呼唤着云端,穿透夜色,直达月亮,而那楚山之竹,不仅是地理上的远方,更是情感上不可企及的彼岸。这种超越时空的笛声,使得听者心中生出无尽的遐想和深邃的情愫。

“怨断忧忆因谁,坐中有客,犹记住、平阳宿。”这几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往昔情事的追思与怀念。"怨断忧忆因谁"中,“谁”字的使用,使得诗句带上了更多的含糊性和开放性,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投射不同的情感经历。而“坐中有客,犹记住、平阳宿”则让我们知道,主人公并非孤独,他身边有人相伴,但他的心思却仍旧停留在过去的某个瞬间,即那平阳之宿。

“泪盈目。百转千声相续。”泪水盈眶,不只是身体上的反应,更是情感上无法抑制的流露。而“百转千声相续”则展示了吕倩倩笛声的多变与连绵,这不仅是对声音技巧的赞美,也映射出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情感波动。

“停杯听难足。谩夸天海风涛旧时曲。”这里的“停杯”表明了主人公已经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笛声,而“谩夸天海风涛旧时曲”则是一种超越常理的赞美之词,通过这种夸张的修辞强调了音乐的震撼力和穿透心灵的力量。

最后,“夜深烟惨云愁,倩君沈醉,明日看、梅梢玉。”夜色渐浓,心中的忧愁随着云雾弥漫开来。吕倩倩沉醉在自己的音乐世界,而主人公则期待着第二天能够亲眼目睹那梅花之美——“梅梢玉”象征了纯洁、高洁和不染尘俗的理想之美。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一场关于记忆、怀念、情感交流与美好期待的内心戏剧。

作者介绍

杨无咎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读四明尊尧集

大道行天如日月,群儿簸弄竟何如。

自悲责沈曾为学,安得尊尧更有书。

义胆轮囷千古在,神州攻战百年馀。

诬辞逆像今俱已,犹恐忠贤恨未祛。

(0)

闻移东兵剿南贼

破贼须先易,行军要出奇。

霆轰当不测,乌合本无知。

夏税催科日,秧田插莳时。

扫除如少缓,两不便公私。

(0)

送汪复心饶州教

派出鱼龙氏,声摇虎豹关。

两司千里泮,一退四年閒。

学孔谁如孔,晞颜我亦颜。

不应但携酒,日日看芝山。

(0)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其二

早从师读易乾元,晚乃微探性命源。

道在一前包宇宙,心无二处契羲轩。

行将死矣依先冢,即合归欤理故园。

二十馀年复韦布,人生焉用两朱轓。

(0)

初夏六首·其二

梅熟枇杷肥,山寒更衲衣。

爨童锄菜去,饥雀入厨飞。

湖海归来晚,亲朋乱后稀。

可容无定力,事事与心违。

(0)

次韵俞好问庆予七十

固穷早类从心孔,懒读今如便腹边。

时制堪惊小戴记,初筵敢拟卫公篇。

云何此老偏令寿,其或斯文遂有传。

见一庵前碧溪在,花瓢归饮许仙泉。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