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橘阴虽改,青山色自新。
偷闲时挟册,来访读书人。
绿橘阴虽改,青山色自新。
偷闲时挟册,来访读书人。
这首诗描绘了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和环境。"绿橘阴虽改"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尽管绿橘树下的阴凉可能已经不同以往,但诗人并未因此而忽视读书的乐趣。"青山色自新"则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与生机,青山的颜色依然清新如故,为读书人提供了宁静的背景。
"偷闲时挟册"体现了诗人对阅读的热爱,即使在忙碌中也找寻片刻闲暇,带着书卷前来拜访其他读书人。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也暗含了文人间的交流与互动,读书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享受,也是一种社交活动。
整体来看,程遇孙的《读书岩(其一)》通过简洁的笔触,展现了读书人恬淡的生活态度和对知识的坚守,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晚潮急。堆起凄凉万尺。
人何处,曾忆往年,谩把欢娱付轻掷。如今空恨积。
无计回肠熨直。
单消受,零怨碎愁,只似蛛丝费空织。休提旧消息。
已衾凉兰吹,径迷莲迹。轻风凉月秋衫碧。
记柔调歌板,细拈牌叶,断魂都尽总值得。
也拼到今日。悲忆。顿成昔。怎俏意如镌,芳踪难觅。
连天野草天无极。料不许、丝断后还重缉。
除非来梦,梦儿里问他真实。
虽则如云,休认作、少年佳丽。
良不愧、村妆野妇,短衫椎髻。
经卷药炉今日事,舞裙歌扇从来未。
想孟光、初嫁伯鸾时,居然是。手不释,麻和絮。
目不倦,盐和豉。更课儿书卷,课奴机杼。
我岂忘情丝与竹,家无工技邯郸女。
只秋听蝉噪、夏听鹂,吾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