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何必恋雕轮,得失那知宠辱频。
手板已辞三院长,脚头不滚九衢尘。
从他滟滪多狂浪,须识江湖有散人。
料理平时栽荔圃,月来花影上闲身。
人间何必恋雕轮,得失那知宠辱频。
手板已辞三院长,脚头不滚九衢尘。
从他滟滪多狂浪,须识江湖有散人。
料理平时栽荔圃,月来花影上闲身。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人间何必恋雕轮”,直接点出诗人对奢华官场生活的否定态度,认为在人间追求物质享受和权力地位并非值得留恋。接下来的“得失那知宠辱频”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人生起伏、荣辱更迭的淡然态度,表明他已看透了这些世事的无常。
“手板已辞三院长,脚头不滚九衢尘”两句,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自由自在。辞去了高官厚禄,远离了尘嚣与纷扰,过上了与世无争、宁静致远的生活。这里“三长”可能指的是某种官职的等级,“九衢”则指繁忙的街道,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从忙碌官场到宁静田园的转变。
“从他滟滪多狂浪,须识江湖有散人”两句,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表达了自己的超脱心态。即使外界风浪再大,他也如同江湖中的散人一般,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里的“滟滪”是长江中的一座险滩,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而“江湖有散人”则表明诗人愿意像江湖上的闲云野鹤一样,随遇而安,不受世俗束缚。
最后,“料理平时栽荔圃,月来花影上闲身”两句,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他开始料理自己的荔园,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月光下花影斑驳的宁静时光。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寻求心灵寄托与精神满足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哲学。
驱车木皮口,地接嘉陵市。
山川郁盘纡,草木惨憔悴。
昔在岁辛卯,大将何憨子。
行营与贼遇,力战遂死此。
道逢田舍翁,款曲问所以。
耳目亲见闻,朴忠今无比。
沉鸷老不衰,甘苦同战士。
以此得士心,急难不相弃。
阃制力主和,岂虞敌情诡。
币篚方交驰,羽书俄狎至。
初冬二十五,坌入我内地。
或渡河而驰,或截路以伺。
俄然斡腹来,陡若自天坠。
诸军抽摘馀,精锐能有几。
千兵仅乌合,转斗殊未已。
可忍负将军,同生亦同死。
落日尘土昏,鼓寒声不起。
至今堆阜间,白骨犹纷委。
语罢声悽哽,相顾潜洒泪。
念昔佐戎轩,世屯未云弭。
主公极仁明,惨恻念此事。
露章求恤典,爵子严庙祀。
意将劝忠臣,为国当尽瘁。
儒守陈西和,武将田与李。
后先被褒录,名姓编国史。
敌知吾有人,心宁不畏忌。
自古重徂征,司命在主帅。
委托或非人,险阻那可恃。
呜呼数君子,一死甘若荠。
推原其本心,死奚益于世。
事大缪不然,舍生而取义。
乃知丈人吉,易自有深旨。
往辙忍复云,方来那得讳。
长谣激凄风,呜咽嘉陵水。
《木皮口纪事为故沔戎帅何进赋也》【宋·程公许】驱车木皮口,地接嘉陵市。山川郁盘纡,草木惨憔悴。昔在岁辛卯,大将何憨子。行营与贼遇,力战遂死此。道逢田舍翁,款曲问所以。耳目亲见闻,朴忠今无比。沉鸷老不衰,甘苦同战士。以此得士心,急难不相弃。阃制力主和,岂虞敌情诡。币篚方交驰,羽书俄狎至。初冬二十五,坌入我内地。或渡河而驰,或截路以伺。俄然斡腹来,陡若自天坠。诸军抽摘馀,精锐能有几。千兵仅乌合,转斗殊未已。可忍负将军,同生亦同死。落日尘土昏,鼓寒声不起。至今堆阜间,白骨犹纷委。语罢声悽哽,相顾潜洒泪。念昔佐戎轩,世屯未云弭。主公极仁明,惨恻念此事。露章求恤典,爵子严庙祀。意将劝忠臣,为国当尽瘁。儒守陈西和,武将田与李。后先被褒录,名姓编国史。敌知吾有人,心宁不畏忌。自古重徂征,司命在主帅。委托或非人,险阻那可恃。呜呼数君子,一死甘若荠。推原其本心,死奚益于世。事大缪不然,舍生而取义。乃知丈人吉,易自有深旨。往辙忍复云,方来那得讳。长谣激凄风,呜咽嘉陵水。
https://shici.929r.com/shici/p5yhr5b.html
高人久已悟空花,养就丹田日月华。
方丈有谁来晤语,横枝相对虑无邪。
云开衡岳重回首,雪满柯山迟到家。
乞得归閒来叩户,摘将青子荐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