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水送家大人之任北雍时十月之望·其一》
《三水送家大人之任北雍时十月之望·其一》全文
明 / 梁若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岭树燕云此问津,朝来菱彩映江滨。

澄清更为忧时急,湛露今承宠命新。

虎观谈经环礼乐,彤墀鸣佩曳星辰。

匆匆计日长安近,正喜银幡赐侍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家大人赴任北雍的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首句“岭树燕云此问津”以岭上树木和燕云为背景,点明了送别的地点,营造出一种壮阔而略带离愁的氛围。“朝来菱彩映江滨”则通过清晨阳光照耀下菱花的色彩映照在江边,展现了送别时刻的宁静与美好。

接下来,“澄清更为忧时急,湛露今承宠命新”两句,表达了对家大人即将承担重任的担忧与期待。澄清的水象征着公正与清明,而“忧时”则体现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与忧虑;“湛露”则比喻君王的恩泽,暗示家大人将得到君王的信任与重用。

“虎观谈经环礼乐,彤墀鸣佩曳星辰”描绘了家大人在官场中的形象,他不仅精通经典,且在礼仪乐律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言行举止如同星辰般耀眼,影响着周围的人。这不仅是对家大人个人能力的赞美,也反映了明代官场中对于学问与礼仪的重视。

最后,“匆匆计日长安近,正喜银幡赐侍臣”表达了对家大人即将到达目的地——长安的喜悦之情。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首都,象征着权力与荣耀。而“正喜银幡赐侍臣”则暗示了家大人将受到君王的特别恩赐,预示着他将拥有更加显赫的地位与权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送别与期待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家大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梁若衡
朝代:明

梁若衡,字简臣,一字包山。顺德人。亭表子。明思宗崇祯十三年(一六四〇)特赐进士。授永福令,以忧归。迁左州知州,不赴。清兵下广州,与陈子壮谋举兵,事泄,被执死。乾隆中赐谥“节悯”。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五有传。
猜你喜欢

仲夏余有晋阳之行舍弟十一送至瓜州分别兼寄朱近修张考夫

汝来送我晋阳游,汝去离群古渡头。

前路尘沙吹万斛,到时风物惜三秋。

孟门王屋高难度,铁瓮金陵望转愁。

寄语南村诸老友,鸣鞭今已出瓜州。

(0)

病足偶感

春来娇鸟唤晴多,憎我蹒跚废短哦。

小榻坐愁春又老,不知堤柳绿如何。

(0)

杂感

烟波一望渺吴关,岸柳青青渐可攀。

羞对芳年新雪鬓,愁随清梦旧烟鬟。

小园莺啭娇春色,大庾花深照客颜。

遮莫喧歌连曲港,閒门流水自潺潺。

(0)

同群从夜集大观楼

数载俱飘梗,今宵忽聚星。

何人眉最白,惟我眼能青。

书到凭鸿雁,诗成感鹩鸰。

莫分南北阮,最是喜同醒。

(0)

南湖醉歌呈姜给事埰及诸同座

湖南美景白日徂,相呼共泛城南湖。

湖中酒客十四五,纵饮不数高阳徒。

吴门诸宋最年少,剧狂谑浪任与俞。

金陵余怀擅词曲,陆生君旸播丝竹。

转忆当时度曲人,停歌宛转思相续。

世事浮云何足奇,兴亡大略姜公知。

屈指间关凡几载,满目风尘伤别离。

斗酒重逢共南国,诸公何在觞今夕。

陈孟声传已破家,鲁朱本是偏怜客。

壮士沉吟空叹嗟,萍浮浪梗随天涯。

尊前有酒且尽醉,城头黯淡悲鸣笳。

(0)

贫子吟

故人之子凄以其,捉衿露肘衣离披。

居无四壁蓬为户,瓶空累日火不炊。

妻儿委顿饥欲死,嗷嗷僵仆谁能支。

羞将此语告戚属,几番拟赋招魂诗。

吁嗟一歌歌声凉,所知曾无升斗移。

忆昔我友重意气,千金一诺如等夷。

此道依稀还在人,何为今人不古期。

米如珠兮薪如桂,吁嗟再歌歌益悲。

优孟衣冠学不得,何时慰却地下叔敖知。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