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谒夔州何异侍郎》
《奉谒夔州何异侍郎》全文
宋 / 度正   形式: 七言律诗

浩荡江南春更和,几回风月又婆娑。

夔门外户千钧重,滟滪中流一节高。

蜀国移花今日事,上林种柳旧年窠。

残膏馀馥知何恨,徙倚江皋揖晋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kuízhōushìláng
sòng / zhèng

hàodàngjiāngnánchūngènghuífēngyuèyòusuō

kuíménwàiqiānjūnzhòngyànzhōngliújiégāo

shǔguóhuājīnshìshànglínzhǒngliǔjiùnián

cángāozhīhènjiānggāojìn

注释
浩荡:形容广阔无垠。
婆娑:形容姿态优美或风姿摇曳。
夔门:长江三峡之一,地势险要。
滟滪:长江三峡中的礁石。
蜀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今四川一带。
上林:古时皇家园林,此处泛指名胜之地。
残膏馀馥:比喻遗留的美好事物。
徙倚:徘徊,驻足。
江皋:江边高地。
晋波:晋水,这里泛指江水。
翻译
广阔的江南春天更加和煦,经历过多次风月的洗礼。
夔门之外的门户重如千钧,滟滪江中的礁石却依然高耸。
蜀地的花朵迁移成今日之事,当年上林苑的柳树已成旧迹。
残存的香气和遗韵又有何遗憾,我独自在江边徘徊,向江水致敬。
鉴赏

这首宋诗《奉谒夔州何异侍郎》由度正所作,描绘了江南春天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浩荡江南春更和”展现了江南春天的广阔与和谐,春风和煦,景色宜人。次句“几回风月又婆娑”则暗示时光流转,诗人多次经历这里的风花雪月,流露出岁月如梭的感触。

“夔门外户千钧重,滟滪中流一节高”两句运用比喻,夔门险峻,如同门户重压千钧,而滟滪堆象征着激流中的砥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夔州地理形势的敬畏和对何异侍郎的敬仰。接下来,“蜀国移花今日事,上林种柳旧年窠”借古喻今,将今日的夔州比作昔日蜀国的繁华之地,暗示何异侍郎在此地的政绩如同上林种柳,为地方带来了生机。

最后两句“残膏馀馥知何恨,徙倚江皋揖晋波”表达了诗人对何异侍郎留下的政绩和精神的赞美,即使岁月流逝,他的贡献仍如余香,令人怀念。诗人自己则在江边徘徊,向滔滔江水致敬,寓含对前贤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作者介绍

度正
朝代:宋

宋合州人,字周卿,号性善。光宗绍熙元年进士。为国子监丞,极论李全必反,献镇压之策。官至礼部侍郎。尝从朱熹学。有《性善堂稿》。
猜你喜欢

海浮子自滇归迂驾过访值余他出怅然因赋此寄怀

十载诗相忆,乾坤鬓共苍。

岂期中散驾,来自宠王乡。

凤不题蓬荜,星虚聚草堂。

何时蒜山翠,花雨对传觞。

(0)

题项子曲池草堂用原韵·其三

字许桓谭问,名因求仲闻。

数楹浣花借,一水武夷分。

竹袅干云色,兰滋过雨芬。

风尘知暂染,不愧北山文。

(0)

病中书怀上御史院王大夫兼简郭考功·其二

自收孤臣泪,知非九辨才。

天疑将日远,霜肯背春来。

肱在先应折,肠馀此际回。

莫教垂死骨,仍作不然灰。

(0)

子与病后见贻新诗六章次答·其二

善病胡为尔,清斋药饵催。

潮怜枚叔对,露惜马卿才。

湖海身偏靳,文章老自猜。

还将呕心句,次第为君裁。

(0)

答助甫吏部八首·其四

牢落诗如故,浮沉了不关。

无人自流水,余志在名山。

忽辱隋珠引,能容赵璧还。

相期各努力,名姓堕人间。

(0)

约于鳞游西山不至

就约神飞动,青云未易窥。

岂无堪并马,只是自吟诗。

物态吾宁薄,山灵尔向知。

转应疑夙昔,风雨太行期。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