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江南春更和,几回风月又婆娑。
夔门外户千钧重,滟滪中流一节高。
蜀国移花今日事,上林种柳旧年窠。
残膏馀馥知何恨,徙倚江皋揖晋波。
浩荡江南春更和,几回风月又婆娑。
夔门外户千钧重,滟滪中流一节高。
蜀国移花今日事,上林种柳旧年窠。
残膏馀馥知何恨,徙倚江皋揖晋波。
这首宋诗《奉谒夔州何异侍郎》由度正所作,描绘了江南春天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浩荡江南春更和”展现了江南春天的广阔与和谐,春风和煦,景色宜人。次句“几回风月又婆娑”则暗示时光流转,诗人多次经历这里的风花雪月,流露出岁月如梭的感触。
“夔门外户千钧重,滟滪中流一节高”两句运用比喻,夔门险峻,如同门户重压千钧,而滟滪堆象征着激流中的砥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夔州地理形势的敬畏和对何异侍郎的敬仰。接下来,“蜀国移花今日事,上林种柳旧年窠”借古喻今,将今日的夔州比作昔日蜀国的繁华之地,暗示何异侍郎在此地的政绩如同上林种柳,为地方带来了生机。
最后两句“残膏馀馥知何恨,徙倚江皋揖晋波”表达了诗人对何异侍郎留下的政绩和精神的赞美,即使岁月流逝,他的贡献仍如余香,令人怀念。诗人自己则在江边徘徊,向滔滔江水致敬,寓含对前贤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