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玉泉大中》
《寄玉泉大中》全文
明 / 区怀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历穷无尽藏,机至为心灵。

山鬼常年护,潭龙入夜听。

敷衣当洗钵,振锡早持瓶。

何限西来意,莲花一瓣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历穷无尽藏”,以“历”字开篇,暗示时间的流逝,却强调了宇宙万物无穷无尽的奥秘与宝藏。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引导读者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深邃。

“机至为心灵”,则进一步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里的“机”可以理解为时机或契机,意味着在恰当的时刻,心灵能够与外界产生共鸣,达到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连接。这种连接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感知,更是精神上的领悟,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和追求。

接下来的“山鬼常年护,潭龙入夜听”,运用了神话般的元素,赋予自然景观以生命和情感。山鬼作为守护者,象征着自然界的守护力量;潭龙在夜晚倾听,则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和谐。这些形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深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主题。

“敷衣当洗钵,振锡早持瓶”,这两句描绘了僧侣的生活场景,通过“敷衣”、“洗钵”、“振锡”、“持瓶”等细节,展现了修行者的日常与精神追求。这里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修行的向往。

最后,“何限西来意,莲花一瓣青”两句,以莲花为喻,表达了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莲花常被视为纯洁、智慧和解脱的象征,这里的“一瓣青”可能寓意着对真理微小而深刻的洞察,以及对追求智慧过程中的谦逊态度。同时,“西来意”可能暗指佛教东传,强调了东西方文化在精神追求上的相通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内心世界以及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区怀瑞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启图。少有才,为辅臣赵志皋所重。天启七年举人,授当阳县知县。时县邑残破不堪,莅任后设义仓,兴学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声。后补平山令,告归。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猜你喜欢

寄牟德范九江幕府

怀人渺渺隔风涛,湓浦炉峰梦寐劳。

雄堞拂云屯万灶,空江锁月宿千艘。

临流击楫宾朋盛,草檄飞书笔墨豪。

枫叶荻花秋正好,琵琶休听郁轮袍。

(0)

登垂虹亭二首·其一

水国生涯一钓轮,荻芽鲈鲙四时新。

安知白首沧洲客,不是三高行辈人。

(0)

秋景.秋高风怒号

万里秋风下,还惊扫地高。

不因茅屋怒,全向树梢号。

寥廓归云尽,荒寒晚吹豪。

黑摧淝水阵,白卷浙江涛。

过耳鸣鹘羽,连山掣戴鳌。

空林无落叶,拾得海凫毛。

(0)

秋景.闭门感秋风

世路故当穷,兴亡一转蓬。

闭门羞俗子,仰屋感秋风。

旧日施行马,如今掩候虫。

瞭然一叶下,从此万山空。

岁月玄蝉槁,乾坤白雁通。

荒凉今又在,吹笛月明中。

(0)

春景.吹面受和风

寒曾欺我倒,今日是和风。

吹面浓春酒,开怀受化工。

未知来暖律,政似识癯翁。

大袖犹堪满,衰颜欲更红。

鬓如新柳动,鼻与暗香通。

天上知何信,千花一笑中。

(0)

送张师道

七闽幕府藉词臣,一笑平反草木春。

制下九重新涣汗,胸蟠千古旧经纶。

生平耻不为伊傅,夜半何烦问鬼神。

无限焦枯待霖雨,好将斯道觉斯民。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