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拟人相重,不嫌人我轻。
察言知不足,从此日兢兢。
匪拟人相重,不嫌人我轻。
察言知不足,从此日兢兢。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曹于汴的《省躬诗》系列之一百零一首。通过“省躬”二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刻地反思自我,追求道德修养和内心纯净的主题。
“匪拟人相重,不嫌人我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他强调的是,对待他人不应仅仅基于表面的亲近或疏远,而应超越个人情感,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个人。这种态度不仅不会让人感到轻视,反而能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和谐。
“察言知不足,从此日兢兢。”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通过观察和倾听他人的话语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以此为动力,每日都保持警醒和努力改进。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倡导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的修身之道,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正自我,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我完善的决心,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自我反省的实践,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生活态度。
一柱擎天,万里无云,四海无波。
喜红旗扬起,乾坤浩荡,东风拂遍,遐迩歌和。
六亿人民,同登寿域,见者惊译安乐窝。
国庆日,听天安门外,动地讴歌。神州大好山河。
人更觉,今朝壮丽多。看马列真文,功高粟帛。
孙吴神武,力止干戈。
玄圃桃繁,仙山枣大,松柏长青带茑萝。
无私颂,为群伦祝福,欢醉颜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