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星,小金钱,急咽淡,缓嚼甜。
黄花了未了,小儿群争讨。
黄花菜,黄花菜,大黄小黄甑蓬闿,饭香蔬香直一噫。
大金星,小金钱,急咽淡,缓嚼甜。
黄花了未了,小儿群争讨。
黄花菜,黄花菜,大黄小黄甑蓬闿,饭香蔬香直一噫。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花菜的美味与孩子们对它的喜爱。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黄花菜比作“大金星”和“小金钱”,形象地表现了其诱人的色泽和价值。通过“急咽淡,缓嚼甜”的描述,展现了黄花菜独特的口感体验。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孩子们争抢的情景,增加了生活气息。
“黄花了未了,小儿群争讨”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孩子们对黄花菜的喜爱之情,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这道美食。而“黄花菜,黄花菜,大黄小黄甑蓬闿,饭香蔬香直一噫”则进一步强调了黄花菜在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地位,以及它与米饭、蔬菜相得益彰的美味组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黄花菜的美味,也反映了人与食物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儿童对美食的纯真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温馨、亲切的氛围,让人仿佛能闻到那饭香、蔬香与黄花菜的独特香气,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简单快乐。
相逢狭路间,道狭正踟蹰。
如何不群士,行吟戏路衢。
辍步相与言,君行欲焉如。
淳朴久已凋,荣利迭相驱。
流落尚风波,人情我迁渝。
势集堂必满,运去庭亦虚。
竞趋尝不暇,谁肯眷桑枢。
无为肆独往,只将困沦胥。
未若及初九,携手归田庐。
躬耕东山畔,乐道咏玄书。
狭路安足游,方外可寄娱。
紫空朗玄景,玄宫带绛河。
济济上清房,云台焕嵯峨。
八舆造朱池,羽盖倾霄柯。
震风回三晨,金铃散玉华。
七辔降九垓,晏眄不必家。
借问求道子,何事坐尘波。
岂能栖东秀,养真收太和。
闲邪托静室,寂寥虚且真。
逸想流岩阿,朦胧望幽人。
慨矣玄风济,皎皎离染纯。
时无问道睡,行歌将何因。
灵溪无惊浪,四岳无埃尘。
余将游其嵎,解驾辍飞轮。
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时珍。
修林畅轻迹,石宇庇微身。
崇虚习本照,损无归昔神。
暧暧烦情故,零零冲气新。
近非域中客,远非世外臣。
憺怕为无德,孤哉自有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