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哀愁和乡愁。开篇"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两句,通过对古代骚人之吟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因吟咏而引发的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则写出了分别之际在谢城的惆怅,反观于萧寺与友人的欢乐相伴。
诗人通过"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两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凉意的夜晚景象,传达了在大自然中的孤独与寂寞。最后,"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表达了对未来相见之地的不确定,以及对于将要分别和长久旅途的心绪。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友谊。在唐代众多离别诗中,这首《竹林寺别友人》以其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风格,成为了一篇颇具代表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