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菁菁麦》
《菁菁麦》全文
明 / 王立道   形式: 古风

浓绿清阴高树凉,陇云千里凝晴光。

鸣鸠飞飞麦苗秀,南国初来花吐香。

老翁持镰刈新麦,老妇牵机理残织。

新麦未可刈,残织何须理。

夜来县吏急呼门,此麦输官复馀几。

卖布买谷半作秧,那堪赤地连天长。

下户无牛身自垦,翁妇相看愁断肠。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菁菁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首句“浓绿清阴高树凉”写出了夏日麦田里的清凉景象,绿意盎然,树荫浓密。接着,“陇云千里凝晴光”描绘了万里晴空下,麦田上空的云朵仿佛凝固了阳光,显得格外明亮。

“鸣鸠飞飞麦苗秀,南国初来花吐香”两句,通过鸣鸠的叫声和花香,展现了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暗示丰收在望。然而,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现实的辛酸:“老翁持镰刈新麦,老妇牵机理残织”,老夫妇勤劳耕织,但生活的艰难可见一斑。

“新麦未可刈,残织何须理”表达了对官府征税的无奈,新收的麦子尚未收割,旧有的纺织品也未完成,却已面临官府的催逼。接下来的“夜来县吏急呼门,此麦输官复馀几”更是揭示了农民的困苦,官差深夜催粮,剩余的麦子寥寥无几。

最后两句“卖布买谷半作秧,那堪赤地连天长”描绘了卖布换粮食的艰辛,田地贫瘠,赤地连天,令人痛心。而“下户无牛身自垦,翁妇相看愁断肠”则直接表达了农夫夫妇面对如此困境的绝望与悲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朝农村的生活现状,反映了农民的艰辛和官府的压榨,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

王立道
朝代:明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猜你喜欢

荐福寺

细看莫莫堂前月,似是寥寥五祖灯。

曾有虎来听法去,更无碑可付雷轰。

修廊半是题诗壁,游客多于住院僧。

我亦飘零归未得,竹床分卧看云生。

(0)

曹太尉西征

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

独乘金厩马,都领铁林兵。

肃气关河暮,屯烟部落晴。

旗光秋烧合,甲色夜江横。

士喜击中鼓,虏疑闻后钲。

无私乃时雨,不杀是天声。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

寒踰博望塞,春宴隗嚣城。

外使戎心伏,旁资帝道平。

公还如画像,为赞学班生。

(0)

七言再咏

醉倒尚誇云液美,吟看尤觉羽毛轻。

松轩怅望情何限,竹槛留连兴愈清。

水草远含青翠色,野花仍吐细微英。

风来昼榻消残暑,雨过秋蝉送晚声。

仙境每看天路近,风骚不许世纷萦。

饶君先驾云间鹤,顾我还骑海上鲸。

白帝气刚群动肃,道人心正百魔惊。

共欣淡泊居林石,翻笑驱驰到市城。

溪上且同三笑乐,饮中要与八仙争。

莫言酒量全输我,会是诗名数石卿。

(0)

留守待制视学·其一

艺祖兴王地,诸侯布教宫。

冠缨临晓集,文雅与时隆。

泮水差差绿,春沂习习风。

袍辉了衿动,旗映讲纱红。

节钺来门外,声容播国中。

分庭等威杀,更仆宴谈终。

亹亹闻谆诲,拳拳激懦衷。

武昌尊庾亮,蜀郡乐文翁。

王化周南始,儒缝鲁俗通。

四方观表则,后学发童蒙。

木铎传遗韵,缁衣缵旧功。

愿公持此道,黄阁弼清躬。

(0)

送谈执权张南显归广州

七月送我东南道,八月送我西南道。

西南江沙黄茫茫,东南海水白浩浩。

海水飞作潮头来,潮头卷取潮舌回。

江沙一望渺千里,千里亦此一江水。

水外青山山外云,云边苍树树边村。

村有酒酤酤不得,小船寂寞愁黄昏。

大丈夫,不拘此。无酒便如何,有酒亦乐只。

为问东南海水西南江,如何滔滔独未降。

岂不亦笑老先生,有如此水亦迷邦。

君但归,归去好,人生有情为情恼。

明朝轻舟当径度,不须回首端州路。

(0)

立秋有感

流年急似箭,日月跳如丸。

炎皇初解印,白帝又弹冠。

方旦喜无暑,教人又怕寒。

人生只如许,不觉鼻头酸。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