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离洪泽岸头沙,入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船离洪泽岸头沙,入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离开洪泽湖岸边,进入淮河时的不悦心情。"船离洪泽岸头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离开舒适环境的不舍之情。"入到淮河意不佳"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不愉快心理状态。
接着,"何必桑乾方是远"中的“桑乾”通常指代遥远的地方,而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心中所向往的远方,或许是理想之地。"中流以北即天涯"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表达了一种到达极限或边界的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未知旅程的复杂心理,以及对远方所渴望之地的无限向往。诗句简洁自然,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文学的清新自然之美。
烘帘昼暖,正飞花堆锦,风迟烟暮。
绿叶成阴春又老,甲子谁能重数。
梅已青圆,雪深犹记,曾捻疏枝否。
须知物外,这些光景常驻。
闻道江水东头,同门相过,不作儿女语。
醉墨凌波歌数阕,心迹都忘逆旅。
胸次扶摇,壶中光景,肯与人同趣。
栖尘功就,浩然俱待飞去。
唯庵有长松,秀拔撑青空。
铜石并根干,榆枋比蒿蓬。
天地荫中边,日月奔西东。
愿言滋浩养,千岁看此公。
我家天台玉霄峰,旁临云海空复空。
水光际天接山影,山间楼阁相溟濛。
仙人骑鲸度空碧,步虚声下飘天风。
缨冠葳蕤跨綵翼,子晋凤笙惊盲聋。
半夜电雷动岩壑,一坛松桧知仙公。
别来放迹入朝市,但觉尘土填心胸。
猿惊鹤怨愧昏旦,竹露萝月徒葱茏。
君庵三茅何冲融,暮春旅寓凡圣同。
同造胜境瞻真踪,弟兄乘云御飞龙。
为时作瑞留从容,但见仙骥顶有红。
凝神坐啸隐万松,粲粲玉齿犹颜童。
佩声促诏朝帝宫,清净为正裨舜聪。
坐乎少广追崆峒,物不疵疠寿域中。
翩然鹤归茅岫东,一篙秋静磨青铜。
他年我亦披蒙茸,草屦瘦藤饥不充,应许下灶为陪从。
《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宋·曹勋】我家天台玉霄峰,旁临云海空复空。水光际天接山影,山间楼阁相溟濛。仙人骑鲸度空碧,步虚声下飘天风。缨冠葳蕤跨綵翼,子晋凤笙惊盲聋。半夜电雷动岩壑,一坛松桧知仙公。别来放迹入朝市,但觉尘土填心胸。猿惊鹤怨愧昏旦,竹露萝月徒葱茏。君庵三茅何冲融,暮春旅寓凡圣同。同造胜境瞻真踪,弟兄乘云御飞龙。为时作瑞留从容,但见仙骥顶有红。凝神坐啸隐万松,粲粲玉齿犹颜童。佩声促诏朝帝宫,清净为正裨舜聪。坐乎少广追崆峒,物不疵疠寿域中。翩然鹤归茅岫东,一篙秋静磨青铜。他年我亦披蒙茸,草屦瘦藤饥不充,应许下灶为陪从。
https://shici.929r.com/shici/Ny4P2I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