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初分,酸风犹急,敝尽貂裘。
宾朋广坐,乐事也难留。
况值频吹画角,人消瘦、懒上秦楼。
驼峰底,丝丝鬓雪,尘满吴钩。远泪不须流。
从此去、岁华暖到箜篌。陌头草绿,辇道美人游。
竞劝金壶酒罢,轻帆动、细雨兰舟。
谁知是,依然闪塞,不断新愁。
寒食初分,酸风犹急,敝尽貂裘。
宾朋广坐,乐事也难留。
况值频吹画角,人消瘦、懒上秦楼。
驼峰底,丝丝鬓雪,尘满吴钩。远泪不须流。
从此去、岁华暖到箜篌。陌头草绿,辇道美人游。
竞劝金壶酒罢,轻帆动、细雨兰舟。
谁知是,依然闪塞,不断新愁。
这首《东风齐著力·春怨》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深冬转春之际,主人公面对寒冷与离别之痛的内心挣扎与情感抒发。
开篇“寒食初分,酸风犹急,敝尽貂裘”,以寒食节的氛围和刺骨的冷风起笔,形象地展现了冬末春初时节的寒冷与萧瑟,主人公的衣物已破旧不堪,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疲惫。
“宾朋广坐,乐事也难留”转折至宴会的热闹场景,却强调欢乐难以持久,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或别离的痛苦。接着“况值频吹画角,人消瘦、懒上秦楼”,画角声声,更添离愁,主人公因思念而消瘦,连往常喜爱登楼赏景的兴致也减退了。
“驼峰底,丝丝鬓雪,尘满吴钩”一句,通过外貌描写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苍老与疲惫,鬓发如雪,吴钩(古代兵器)上积满了灰尘,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英雄迟暮的无奈。
“远泪不须流。从此去、岁华暖到箜篌”,主人公劝慰自己不必为离别而流泪,因为春天即将到来,箜篌的声音会带来温暖与希望。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箜篌仿佛能驱散悲伤,带来新生。
“陌头草绿,辇道美人游”,春回大地,陌上的草木复苏,宫中的女子出游,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主人公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竞劝金壶酒罢,轻帆动、细雨兰舟”,在宴会上,人们纷纷劝酒,但主人公却无心饮酒,只愿乘着轻舟,在细雨中缓缓前行,寻找心灵的慰藉。
最后,“谁知是,依然闪塞,不断新愁”,尽管外界充满生机,但主人公的心中依旧充满了忧愁,这种愁绪如同塞外的荒凉,无边无际,无法摆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转换,展现了主人公在春日来临之际,面对离别与孤独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