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紫绡裳,淡黄宫样妆。
蔷薇露下色,山麝晚来香。
月下开金盏,风前换玉裳。
尚馀风骨在,疏影卧寒塘。
春满紫绡裳,淡黄宫样妆。
蔷薇露下色,山麝晚来香。
月下开金盏,风前换玉裳。
尚馀风骨在,疏影卧寒塘。
这首诗名为《蜡梅》,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叶颙。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蜡梅花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其独特的韵味。首句“春满紫绡裳”将蜡梅比作穿着紫色轻纱的女子,充满生机;“淡黄宫样妆”则形容其花瓣的色泽,如同淡雅的宫妆。接下来,“蔷薇露下色,山麝晚来香”通过蔷薇露和山麝的香气,进一步烘托出蜡梅的清新与芬芳。诗人又以“月下开金盏,风前换玉裳”描绘蜡梅在月光下如金色酒杯般绽放,经风一吹,仿佛更换了玉质的衣裳,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尚馀风骨在,疏影卧寒塘”赞美蜡梅虽身处寒冬,却依然保持坚韧的风骨,其稀疏的影子静静地躺在寒塘边,更显其孤傲与清高。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蜡梅的细致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蜡梅高洁品质的赞赏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