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雪飞宵春可怜,大梁城外客愁边。
蹋穿东郭先生履,咽得西京节士毡。
色映玉蛆浮翠斝,光翻缟鹤舞琼筵。
省垣东阁清如许,只欠梅花发兴妍。
花雪飞宵春可怜,大梁城外客愁边。
蹋穿东郭先生履,咽得西京节士毡。
色映玉蛆浮翠斝,光翻缟鹤舞琼筵。
省垣东阁清如许,只欠梅花发兴妍。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踏雪访友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人文情感。首句“花雪飞宵春可怜”以“花雪”比喻飘落的雪花,赋予其美丽与珍贵之感,将冬夜的雪景描绘得如春花般绚烂,表达了诗人对冬雪的喜爱之情。“大梁城外客愁边”则点明了地点与心境,大梁城外的雪景虽美,却也触动了旅人的思乡之情,引出下文的离愁别绪。
“蹋穿东郭先生履,咽得西京节士毡”两句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踏雪而行的艰难与执着,以及在寒冷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东郭先生履与西京节士毡分别代表了诗人的身份与性格特征,通过“蹋穿”与“咽得”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毅力。
“色映玉蛆浮翠斝,光翻缟鹤舞琼筵”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场宴会的场景,通过“玉蛆”、“翠斝”、“缟鹤”、“琼筵”等华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高雅、奢华的氛围,与前文的艰苦旅程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省垣东阁清如许,只欠梅花发兴妍”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赞美与期待,省垣东阁的清静与优雅,只缺一枝梅花来增添生机与美感。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美景的渴望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从冬日踏雪的艰辛到宴席上的奢华,再到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层层递进,情感饱满,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尝读老杜徐卿二子诗,彷佛亲见二子奇。
公家有子更奇特,我才非杜将何为。
秋风泠泠剪双桐,神如玉树邻清风。
试看骨相有如此,定知不与常人同。
只今周期已卓异,颖悟偏能了人意。
迎人作礼如成人,我有豚儿却增愧。
吾闻仁者后必昌,此儿异日谁能量。
生子堕地四方志,假以数岁应腾骧。
徐卿之诗空自好,名位当时竟无考。
我诗虽拙宜有徵,若比前人当压倒。
君欲乞我汤饼歌,谫才无奈强吟哦。
我欲乞君补汤饼,君也须当一笑领。
小园远尘市,水竹颇幽深。
上有枝柯稠,下有灌莽深。
有鸟名不识,结巢在其阴。
日夕勤哺雏,啁哳多清音。
吾意怜此鸟,不异笼中珍。
不敢语人知,惧有儿童侵。
野狸孰告汝,窃伏伺无人。
睢盱欲攀缘,探巢恣噬吞。
幸我适见之,恻然为惊奔。
急为驱之去,爱护意弥勤。
黄口亦易长,旬日毛羽新。
随母共上下,喧呼各欣欣。
好生物我同,并育天地仁。
及物岂吾力,聊以慰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