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其三》
《偈·其三》全文
唐 / 契此   形式: 偈颂  押[漾]韵

吾有三宝堂,里空无色相。

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

学者体不如,求者难得样。

智慧解安排,千中无一匠。

四门四果生,十方尽供养。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契此所作的《偈》之一,以“吾有三宝堂”开篇,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纯净无染的精神世界。诗人通过“里空无色相”、“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等描述,构建了一种超越物质与形式限制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既非高不可攀,也非低俗不堪,而是既无遮挡也无障碍,展现出一种平和而深邃的内在世界。

接着,“学者体不如,求者难得样”两句,表达了对追求真理或理想状态的人们的提醒,指出在这样的境界面前,即便是学者也无法完全领会,寻求者也难以找到确切的模式或路径。这强调了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和难以言传的特性。

“智慧解安排,千中无一匠”则进一步阐述了达到这一境界的难度,需要非凡的智慧去理解和构建,而这样的智慧在人群中极为罕见,几乎可以说是千人之中难寻一人。这不仅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也暗示了实现精神自由和超越的不易。

最后,“四门四果生,十方尽供养”以象征性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开放、包容且充满生命力的世界。四门象征着通往不同方向的道路,四果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四种果位,即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代表着修行的不同阶段和成就。十方尽供养,则意味着这个境界不仅接纳了来自各方的智慧和贡献,也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供养,营造出一个和谐共生、普度众生的宇宙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精神追求、智慧、境界与和谐共生的主题,展现了佛教思想中对于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契此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曹娥庙

东关东偏曹娥碑,今古流传绝妙词。

洪涛骇浪翻沧海,要识人间孝女祠。

(0)

虹桥

虹桥不可渡,东断蓬山阳。

只有宾云曲,流音下大荒。

(0)

漫吟三首·其一

浣纱伤妾貌,折花伤妾心。

郎君不相弃,请听白头吟。

(0)

秋兴七首·其三

且喜镇兵收楚蜀,十年战伐可胜情。

谁家寡妇哀初散,万国秋笳咽未平。

秪见帝恩优赤县,稀闻官府念苍生。

请看咫尺轮台诏,今日蠲除征又征。

(0)

至日

白日冉冉复南至,阖闾城西客未归。

山中桂树岁月晚,石上梅蕊园池非。

白凫雨雪为谁急,黄鹄天风终自飞。

安得垂衣歌帝力,坐分沧海钓鱼矶。

(0)

赠林中丞

矫矫中丞三辅贤,投簪沧海意犹仙。

高冠大带回蛮俗,绿醑黄花照暮年。

勋业不谈延庆役,儿童唯唱太康篇。

纷纷授简梁园客,未道枚生赋独传。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