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仙诗六首再寄王长公·其四》
《游仙诗六首再寄王长公·其四》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矫首扶桑帝阙开,人间真睹谪仙才。

青牛未向函关去,白马先从汉殿来。

下界悬壶聊戏剧,中天乘蹻独徘徊。

灵图阿母如亲授,乞取蟠桃下绛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仙者在人间与谪仙相遇的情景,充满了奇幻与超脱的氛围。诗人通过“矫首扶桑帝阙开”这一句,巧妙地将游仙者的形象置于日出之地,暗示着一种超越凡尘的境界。接着,“人间真睹谪仙才”则点明了谪仙的存在,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青牛未向函关去,白马先从汉殿来”两句,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和关羽骑白马的故事,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游仙主题相结合,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感。同时,也暗示了游仙者可能拥有非凡的能力,能够跨越时空。

“下界悬壶聊戏剧,中天乘蹻独徘徊”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游仙者在人间与天界的活动,通过“悬壶”和“乘蹻”这两个动作,既表现了游仙者的逍遥自在,又暗示了他们与世俗的疏离。其中,“独徘徊”一词,更显出了游仙者独立于世的态度。

最后,“灵图阿母如亲授,乞取蟠桃下绛台”两句,以阿母(传说中的西王母)传授灵图和蟠桃作为结尾,不仅增添了神话色彩,也寓意着游仙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蟠桃作为长寿的象征,与前文的“谪仙”、“游仙”相呼应,完整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幻想与哲思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构建了一个既超脱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游仙世界,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悼亡四首·其二

皇天平四时,白日一何遽。

勤俭毕婚姻,新人忽复故。

衾裳敛遗袭,棺椁无完具。

送葬出北门,徘徊怛归路。

玉颜不可恃,况乃纨与素。

累累花下坟,郁郁茔西树。

他人亮同此,胡为独哀慕。

(0)

题华山太古雪赠人

往时天大风,能吹华山裂。

坠此一拳石,咸云太古雪。

粤自开辟初,云气所凝结。

已经六万岁,变化同巀嶪。

望之色正白,表里共澄澈。

尘土不能涴,光彩耀日月。

愿君勿爱此,持以献金阙。

回中避暑时,可用清毒热。

(0)

李思训妙笔

李侯丹青胜结绿,贝阙珠宫看不足。

偶研丹碧写春山,万壑千峰仅盈幅。

应知深处有神仙,花落花开度岁年。

扁舟自是寻真侣,为觅桃源一洞天。

(0)

题风雨渔舟图

细柳新蒲春已满,飘风急雨乱如颠。

渔人若解忘鱼意,系却扁舟卧碧烟。

(0)

晓行吴淞江

水转沙涂又一湾,迎船孤塔出烟岚。

长江一道横风起,两岸争飞上下帆。

(0)

送人入杭寻弟及谒山村先生

之子难忘骨肉情,远寻仲弟入杭城。

好山半乡舟中看,佳句多于枕上成。

驿路牛羊归暮色,江桥鼓角动秋声。

端淳耆旧今无几,为问湖边老净名。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