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左浆先馈,门前屦几重。
勇归尘事掷,恬处道心浓。
弄水知幽谷,观云想妙峰。
深夜孤鹤唳,清露滴高松。
路左浆先馈,门前屦几重。
勇归尘事掷,恬处道心浓。
弄水知幽谷,观云想妙峰。
深夜孤鹤唳,清露滴高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超果亮师归隐山林生活的赞赏和想象。首句“路左浆先馈”展现了当地居民对老师的敬意,提前准备食物;“门前屦几重”则暗示了来访者众多,门庭若市,热闹非凡。然而,面对这样的世俗繁华,老师选择“勇归尘事掷”,决然抛开尘世纷扰。
“恬处道心浓”表达了老师在宁静中对道义的深入领悟和坚定信念。接下来,“弄水知幽谷”和“观云想妙峰”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老师的隐居生活与山水之间的契合,以及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最后两句“深夜孤鹤唳,清露滴高松”以深夜鹤鸣和清露滴落的寂静画面,象征着老师的超然与清高,以及那份孤独而深沉的道家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超果亮师归隐生活的细致描绘,赞美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品质,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道德修养和自然之美的融合。
奇哉慧剑,无影无形。
纯钢斩铁截钉。
劈碎恩山,斫断爱欲尘情。
剿除三尸六贼,不须弹、神鬼皆惊。
常把握,镇龟蛇二物,足下安宁。
此剑人人皆有,但专心向道,自显功能。
更以常清常静,涤刃光明。
自然通玄通妙,又何愁、性不灵灵。
功行满,也须当,须去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