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超果亮师假还山·其二》
《超果亮师假还山·其二》全文
宋 / 陈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路左浆先馈,门前屦几重。

勇归尘事掷,恬处道心浓。

弄水知幽谷,观云想妙峰。

深夜孤鹤唳,清露滴高松。

(0)
注释
路左:道路左边。
浆:浆水,可能指米酒或饮料。
馈:赠送,送到。
屦:木制的鞋。
几重:很多层,形容鞋子堆积。
尘事:世俗之事,指日常琐事。
恬处:心境平和,处于宁静状态。
道心:内心的道德追求或精神寄托。
幽谷:深而隐蔽的山谷。
妙峰:美妙的山峰,可能指禅意或精神上的高峰。
孤鹤:孤独的鹤。
唳:鹤鸣。
清露:清晨的露水。
高松:高大的松树。
翻译
左边的路上,浆水先送到,门前鞋子堆积如重。
勇敢地将俗世之事抛诸脑后,平静中内心对道的追求更加强烈。
在溪边玩耍,感受到深谷的幽静,仰望云朵,想象着那美妙的山峰。
深夜里,孤独的鹤鸣声回荡,清冷的露珠滴落在高高的松树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超果亮师归隐山林生活的赞赏和想象。首句“路左浆先馈”展现了当地居民对老师的敬意,提前准备食物;“门前屦几重”则暗示了来访者众多,门庭若市,热闹非凡。然而,面对这样的世俗繁华,老师选择“勇归尘事掷”,决然抛开尘世纷扰。

“恬处道心浓”表达了老师在宁静中对道义的深入领悟和坚定信念。接下来,“弄水知幽谷”和“观云想妙峰”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老师的隐居生活与山水之间的契合,以及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最后两句“深夜孤鹤唳,清露滴高松”以深夜鹤鸣和清露滴落的寂静画面,象征着老师的超然与清高,以及那份孤独而深沉的道家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超果亮师归隐生活的细致描绘,赞美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品质,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道德修养和自然之美的融合。

作者介绍

陈瓘
朝代:宋   字:莹中   号:了斋   籍贯:沙县城西劝忠坊   生辰:1057-1124年

陈瓘(1057-1124年),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猜你喜欢

瑞鹧鸪·心香*起唱行香

心香*起唱行香。
真乐真闲兴味长。
便觉眉头无利锁,何愁身上有名缰。
昔年曾作肥家子,今日还为出舍郎。
到此逍遥常自在,哩*哩又何

(0)

卜算子·洒扫阳关路

洒扫阳关路。
开阐阳关户。
此个阳关无点尘。
堪饯阳关侣。
既得阳关趣。
怎肯阳关住。
放出阳关成道人,起自阳关悟。

(0)

南柯子·昨日因何喜

昨日因何喜,今朝为甚悲。
喜他向道慕希夷。
悲则因他,华丽不相宜。
既欲搜玄妙,须当做乞儿。
蓬头垢面嘴累垂。
意静心清,便是上天梯。

(0)

西江月 赠吴知纲

学道休妻别子,气财酒色捐除。
攀缘爱念永教无。
绝尽忧愁思虑。
不得无明暂起,逍遥物外闲居。
常清常净是功夫。
相称全真门户。

(0)

捣练子·灵寿杖

灵寿杖,献夫人。
拨开世纲易开尘。
助行步,出爱津。
打有著,拄为亲。
敲昏琢暗求清神。
挑明月,显至真。

(0)

满庭芳 寄长安王姑

奇哉慧剑,无影无形。
纯钢斩铁截钉。
劈碎恩山,斫断爱欲尘情。
剿除三尸六贼,不须弹、神鬼皆惊。
常把握,镇龟蛇二物,足下安宁。
此剑人人皆有,但专心向道,自显功能。
更以常清常静,涤刃光明。
自然通玄通妙,又何愁、性不灵灵。
功行满,也须当,须去蓬瀛。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