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咏七言二首·其一》
《杂咏七言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夷齐甘受周家饿,申白曾遭汉法髡。

全活老臣残齿发,来生尚欲报君恩。

(0)
翻译
伯夷和叔齐情愿忍受周朝的饥饿
申屠嘉和公孙弘曾遭受汉朝法律剃发的惩罚
注释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两位忠贞的贤人。
甘受:心甘情愿地承受。
周家:指周朝。
申白:指申屠嘉和公孙弘,均为历史人物。
汉法:汉代的法律。
髡:古代的一种刑罚,剃去头发。
全活:保全生命。
老臣:年老的官员。
残齿发:形容年老体衰。
来生:来世。
报君恩:报答君主的恩德。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杂咏七言二首》。从字面上看,“夷齐甘受周家饿”中的“夷齐”指的是古代的一位忠臣,表明他能忍受饥饿而不背叛周朝;“申白曾遭汉法髡”则讲述了申生、申公巫被汉朝法律处罚剃发的故事。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忠诚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忠义之士的赞美。

“全活老臣残齿发”一句中,“全活”意为保全生命不受伤害,“老臣残齿发”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忠诚臣子,尽管牙齿脱落、头发变白,但依旧保持着对君主的忠心。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忠诚行为的赞颂,表达了对忠义品格的高度评价。

“来生尚欲报君恩”一句,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即使在来世,也能有机会报答君恩的心愿。这不仅仅是个人对君主的忠诚表达,更是儒家文化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深刻体现。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忠诚故事,展现了诗人对于忠义品格的崇尚,以及个人对君恩的感激之情和报答之志,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道德理想与文化认同。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持螯赏菊·其一

紫蟹初肥菊正开,西风花下独徘回。

平生自恨无奇骨,梦里横行亦霸才。

(0)

府江棹歌十二首·其十

鳞皴老树荔枝湾,独立春风占一山。

廿载往来成旧识,不辞烟雨更跻攀。

(0)

灵光寺

雪塔明初日,皑皑压翠微。

筑池因涧壑,开馆入郊畿。

岩岫丹为壁,云岚翠上衣。

买山未成隐,怅望倚郊扉。

(0)

述梦·其五

窗纱惨绿上单衣,一抺遥山小苑西。

半是低徊半惆怅,万花如梦一莺啼。

(0)

丁亥春日清华园作

葱葱佳气古幽州,隔世重来泪不收。

桃观已非前度树,藁街长是最高楼。

名园北监仍多士,老父东城有独忧。

惆怅念年眠食地,一春残梦上心头。

(0)

题陈叔通百梅书屋图

超山有梅十万株,大庾邓尉显恢殊。

春浓结客恣探取,村村花烛天模糊。

寒香醉骨荡魂气,蜂蝶不到晴鸠呼。

编户贱花涎摘实,渍以盐酱输江湖。

独号宋梅历千古,盘踞殿脚神祇扶。

好事筑亭收怪丑,暂与摩抚终难摹。

陈侯裹足未预赏,自蓄百本誇吾徒。

搜拣众史追六如,巧夺造化遗其粗。

错出笔势幻奇景,岁时照眼无荣枯。

安用补山拓场圃,墙壁几榻花所都。

转愧曩游费腰脚,盛开但博娱斯须。

君家老人风光主,绵绵神理谁谓诬。

先兆题名况落手,天眷微尚彰勤劬。

旦暮谈画拂书屋,从哂何逊骄林逋。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