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华寺》
《月华寺》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天公胡为不自怜,结土融石为铜山。

万人采斲富媪泣,祇有金帛资豪奸。

脱身献佛意可料,一瓦坐待千金还。

月华三火岂天意,至今茇舍依榛菅。

僧言此地本龙、象,兴废反掌曾何艰。

高岩夜吐金碧气,晓得异石青斓斑。

坑流窟发钱涌地,暮施百镒朝千锾。

此山出宝以自贼,地脉已断天应悭。

我愿铜山化南亩,烂漫黍麦苏茕鳏。

道人修道要底物,破铛煮饭茅三间。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题临安邸》。诗中通过对月华寺铜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佛教异化的讽刺。

“天公胡为不自怜,结土融石为铜山。” 这两句开篇便揭示主题,批判天道不仁,将自然之物变成财富的象征——铜山。天公,即天道或上天,不应如此冷酷无情,使万物成为人的贪婪工具。

“万人采斲富媪泣,祇有金帛资豪奸。” 描述民众为了追求财富而劳碌奔波,甚至不惜牺牲道德,而那些富有的女子却只为豪门之徒挥霍。这里的“富媪”指的是依附于权贵之家的女性。

“脱身献佛意可料,一瓦坐待千金还。” 此处讽刺有些人为了获得财富而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甚至献祭给佛像以求回报。这种做法显得既荒唐又愚昧。

“月华三火岂天意,至今茇舍依榛菅。” “月华”指的是月牙形的山峰,“三火”可能是指自然界中不可抗力的力量,如风、水和火。诗人质疑这种现象是否真是天意所为,而“茇舍依榛菅”则表达了对于过去佛寺遗址的依恋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僧言此地本龙、象,兴废反掌曾何艰。高岩夜吐金碧气,晓得异石青斓斑。” 描述僧人对这片土地有着传说中的美好记忆,但现实却是荒凉的山岩在夜晚散发出金色光芒,而清晨则显露出异样的青色斑纹。

“坑流窟发钱涌地,暮施百镒朝千锾。” 这里形容人们对财富的贪婪,无论白天黑夜,都在挖掘山石以寻找宝藏。

最后几句:“此山出宝以自贼,地脉已断天应悭。我愿铜山化南亩,烂漫黍麦苏茕鳏。道人修道要底物,破铛煮饭茅三间。” 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破坏自然、贪图财富行为的不满,并希望这座铜山能化作南方的良田,长满了黍麦,让人们能够安稳生活。最后一句则是对道士修行所需物资的提醒和讽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性、宗教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苏轼在社会批判和文学艺术上的高超造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寄天台准公

赤城桥东见月夜,佛垄寺边行月僧。

闲蹋莓苔绕琪树,海光清净对心灯。

(0)

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十首·其五

闻道中山酒,一杯千日醒。

黄莺似传语,劝酒太叮咛。

(0)

离京城宿商山作

山月吟声苦,春风引思长。

无由及尘土,犹带杏花香。

(0)

不是上台知姓字,五花宾馆敢从容。

(0)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其一

水竹谁家宅,幽庭向苑门。

今知季伦沼,旧是辟疆园。

饥鹭窥鱼静,鸣鸦带子喧。

兴成秪自适,欲白返忘言。

(0)

隰州新驿

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搆兵。

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

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

本期将系虏,末策但婴城。

肘腋人情变,朝廷物论生。

果闻荒谷缢,旋睹藁街烹。

帝怒今方息,时危喜暂清。

始终俱以此,天意甚分明。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