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文畅上人东游》
《送文畅上人东游》全文
唐 / 权德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桑门许辩才,外学接宗雷。

护法麻衣净,翻经贝叶开。

宗通知不染,妄想自堪哀。

或结西方社,师游早晚回。

(0)
翻译
僧人许辩才,学问承宗风雷。
他身披清净麻衣,研读佛经开启智慧。
深明佛法不受污染,妄念自感悲凉。
有时聚集西方信仰者,不知师何时能归游。
注释
桑门:僧人。
许辩才:人名,诗中指的僧人。
外学:世俗学问与佛法的结合。
宗雷:宗派风格或高深的佛法。
护法:保护佛法的人。
麻衣:僧人的服装。
翻经:研究和讲解佛经。
贝叶:古代用于书写的贝壳,此处代指佛经。
知不染:深通佛法,不受世俗污染。
妄想:不切实际的想法。
西方社:可能指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或信徒团体。
师游:老师的出行或游历。
早晚回:不确定的时间,表示师叔回来的时间不确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许辩才的形象,他不仅在佛法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还对外学有所了解,与宗雷相接。这表明他知识渊博,既懂得内典,也通晓外部的知识。"护法麻衣净"一句显示他的清净与守戒,而"翻经贝叶开"则展示了他研读佛经的勤奋与对教义的深入理解。

诗中指出宗通知不染,表明许辩才能够保持自己的纯洁,不受外界干扰。"妄想自堪哀"一句流露出一种对内心杂念的自我反省和忧虑之情,也许是在表达他对于自己修行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足。

最后两句则是对僧侣东游的一种送别。"或结西方社"可能暗示了一种宗教上的团体或者精神追求的共同体,而"师游早晚回"则是一种期盼,希望许辩才能够早日归来,与同修们共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个有学问、有情操、有追求的僧侣形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远行者归来的期待与眷恋。

作者介绍
权德舆

权德舆
朝代:唐   字:载之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生辰:759年-818年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猜你喜欢

汴堤曲

已信堤名汴,谁教柳姓杨。

龙舟行乐地,可得复归唐。

(0)

二月七日省牲诸陵沿道杂赋五首·其二

昔日平陵卖酒家,冰槽春色夜能赊。

而今酒尽游人散,零落空垣一树华。

(0)

渭陵

炎精八叶巳中衰,千载荒陵竟属谁。

寝殿有垣悲踯躅,苑门无地觅罘罳。

祥开沙麓沟中绝,祸变阶墀土未夷。

飒飒凉风吹客鬓,不堪兴感立多时。

(0)

秋咏

南山闭户绝风尘,旧业依依少四邻。

秋草望中曾独往,野鸥闲里最相亲。

荆门西望迷归客,湘水东流怨逐臣。

荣辱升沉只如此,更将心事问何人。

(0)

送丘上舍之边上

挥金收壮士,解剑赠离群。

数骑临秋去,孤猿入夜闻。

帐寒营满雪,边旷路连云。

愿出平胡策,功成报汉君。

(0)

白纻四时词四首·其四

北风吹江日宛宛,江天飞雪帘栊满。

美人台上斗腰肢,羽觞流霞照华琯。

筵前西施含醉眼,歌停绿水声欲缓。

群娥玉环低款款,别宿台前水仙馆。

芙蓉帐高锦云暖,侬觉寒宵作那短。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