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
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
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
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
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
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
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晚上归家情景的诗歌,充满了隐逸自适的意趣。"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薮"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保持一颗平常心,观赏山色的美好而不必去打扰它们。
"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描绘了诗人归家的时刻,是傍晚时分,家畜已经先行回巢,而诗人则在等待夜幕降临,准备推开家门的温馨画面。"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在广阔的天地间偶尔回望,以寻觅那份精神上的相通。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深邃的笔触,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意境宁静、情感真挚,是唐代山水田园诗风格的一次美妙演绎。
天门有灵泉,埃尘未尝至。
日月自高照,云霞亦辉庇。
惟抱夷齐心,饮之可无愧。
天门绝境游,熙然揖灏气。
下顾莽苍间,云雷走平地。
天威不远人,孰起欺天意。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
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
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风引湖边笛,焉知非隐沦。
一声裂云去,明月生精神。
无为落梅调,留寄陇头人。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
天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
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
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
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
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
有声苦江河,有心若金璧。
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