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
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
良木不十围,洪条无所因。
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
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
锥刀各异能,何所独却前。
嘉善而矜愚,大圣亦同然。
仁者各寿考,四坐咸万年。
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
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
良木不十围,洪条无所因。
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
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
锥刀各异能,何所独却前。
嘉善而矜愚,大圣亦同然。
仁者各寿考,四坐咸万年。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山川的壮丽和生命的多样性,通过对比山川与人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于博爱、宽容和智慧的赞美。
"东海广且深," 开篇即以浩瀚的东海象征广阔无垠,引出主题。接着 "由卑下百川" 则指出大海包容小溪,这里隐喻着宽广的心胸和接纳一切的态度。
"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 这两句通过对比五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座著名山脉)的高大与不染尘埃,强调了高洁无污的品质。
"良木不十围,洪条无所因。" 这里用树木和河流来形容人,良好之材不必需完美无瑕,广阔之水亦无所依傍,表达了对自然、对人的接纳和欣赏。
"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 这两句则直接赞颂那些能够广施爱心的长者,他们是世界所托付的人。
"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 这里以巧匠不弃任何材料为比喻,说明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和价值,不应被忽视或废弃。
"锥刀各异能,何所独却前。" 锥和刀虽小,但各有用途,强调了每个人、每样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嘉善而矜愚,大圣亦同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品德高尚者以及对待愚昧者的宽容态度,即便是伟大的圣人也持同样的宽广心怀。
最后,"仁者各寿考,四坐咸万年。" 表示了希望那些有仁德的人都能长寿,并且他们的美好品质能传承千秋万代。
整首诗通过山川、树木、河流等自然元素,以及匠人和工具等社会元素,展现了一种包容并蓄的哲学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