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童稚少,春来归燕多。
葺旧良易就,新院亦已罗。
俯怜雏化卵,仰愧鹏无窠。
巢栋与巢幕,秋风俱奈何。
高屋童稚少,春来归燕多。
葺旧良易就,新院亦已罗。
俯怜雏化卵,仰愧鹏无窠。
巢栋与巢幕,秋风俱奈何。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与个人情感的诗句,由唐代著名词人元稹所作。诗中通过对高屋、童稚、燕子等元素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悦和生活中的温馨之情。
“高屋童稚少”一句,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场景。高屋代表着安稳与安全,而童稚则是生命的象征,这里暗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
“春来归燕多”表明春季到来,燕子纷纷归巢,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燕子的归来不仅是自然界的变换,也常被用作人间温暖情感的象征。
接下来的“葺旧良易就,新院亦已罗”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个和谐的画面。在这里,“葺旧”指的是修补旧物,而“良易就”则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无需强求的态度。同时,“新院亦已罗”展现出一幅完美的春日家居景象,罗网可能是用于捕捉鸟类或装饰用的。
诗中还有一组生动的对比:“俯怜雏化卵,仰愧鹏无窠。”这里,“俯怜雏化卵”展示了作者对于初生的小生命(如鸡蛋孵化)的喜悦与关爱。而“仰愧鹏无窠”则表现出对自己无法飞翔的自谦与遗憾,鹏指的是传说中的大鸟,可以比喻为理想或远大的目标。
最后,“巢栋与巢幕,秋风俱奈何。”一句,则是从春天转向秋天的情感表达。巢栋(鸟类的巢穴)与巢幕(保护鸟巢的结构),在这里成为秋风中留恋不舍的情感寄托。诗人似乎在问,面对这些自然界中的变化,自己又能如何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抒写,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之情。
王君家住河上头,河水八月清浏浏。
西风入林竹屋冷,蝉鸟杂鸣嫌不幽。
生平于我交最密,俨然胶漆深相投。
君常慕作泉石隐,我亦好为山泽游。
别来许久若数岁,一见辄复苦死留。
进我玉壶之芳醥,馔我璧盘之珍羞。
小儿进蔬果,大儿参献酬。
况有白发亲,谐谑相绸缪,于此不醉将何求。
日高豪饮达半夜,中天片月清辉流。
银河明灭北斗转,繁露欲坠棼烟收。
是时杯行已不记,但觉淋漓云锦裘。
庾亮南楼非足拟,山简习池安得俦。
君不见金谷园,乱鸦芳草黄昏后,绿珠红粉千年愁。
又不见朱雀门,霜戈铁马坐无敌,擒虎英雄今亦休。
不须富贵劳所志,且饮百斛宽烦忧。
《王氏江居席上醉歌行》【明·周是修】王君家住河上头,河水八月清浏浏。西风入林竹屋冷,蝉鸟杂鸣嫌不幽。生平于我交最密,俨然胶漆深相投。君常慕作泉石隐,我亦好为山泽游。别来许久若数岁,一见辄复苦死留。进我玉壶之芳醥,馔我璧盘之珍羞。小儿进蔬果,大儿参献酬。况有白发亲,谐谑相绸缪,于此不醉将何求。日高豪饮达半夜,中天片月清辉流。银河明灭北斗转,繁露欲坠棼烟收。是时杯行已不记,但觉淋漓云锦裘。庾亮南楼非足拟,山简习池安得俦。君不见金谷园,乱鸦芳草黄昏后,绿珠红粉千年愁。又不见朱雀门,霜戈铁马坐无敌,擒虎英雄今亦休。不须富贵劳所志,且饮百斛宽烦忧。
https://shici.929r.com/shici/U824Q6gV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