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其二》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闻公少已悟,拄杖久倚床。

笑我老而痴,负鼓欲求亡。

庶几东门子,柱史安敢望。

嗜毒戏猛兽,虑患先不详。

囊破蛇已走,尚未省齧伤。

妙哉两篇诗,洗我千结肠。

黠蚕不作茧,未老辄自僵。

永谢汤火厄,泠然超无方。

(0)
注释
悟:明白事理。
倚床:倚靠在床上。
痴:痴傻。
负鼓:背着鼓。
庶几:或许、希望。
柱史:古代官职,掌管文书。
嗜毒:喜好冒险。
虑患:考虑祸患。
省:察觉。
妙哉:奇妙啊。
黠蚕:聪明的蚕。
永谢:永远告别。
泠然:超脱的样子。
翻译
听说您年轻时就已明白事理,常常手拄拐杖长久地倚靠在床边。
嘲笑我年老痴傻,背着鼓想要逃离是非之地。
或许能像东门子那样,做官的事我怎敢妄想。
您嗜好冒险,如同喂食猛兽,对可能的祸患考虑得不够周详。
即使钱包空了,危险已经过去,还不曾察觉自己是否被伤害。
这两首诗真是奇妙,洗涤了我心中的千般愁绪。
聪明的蚕儿不会做茧自缚,还未老去就先自我封闭。
永远告别苦难的煎熬,超脱世俗,自由自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和见识的赞赏与怀念之情。

"闻公少已悟,拄杖久倚床。" 这两句描写朋友年轻时便有所悟,懂得生活中的哲理,而自己却长时间依靠病榻,感慨于自己的不如意。

"笑我老而痴,负鼓欲求亡。" 这里作者自嘲自己年老昏庸,不再像以前那样精力充沛,可以为朋友打鼓助兴。

"庶几东门子,柱史安敢望。" 东门指的是古代贤士东方朔,这里的“庶几”表达一种希望或愿望,作者希望朋友能够像东方朴那样有才华又能记载历史。

"嗜毒戏猛兽,虑患先不详。" 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朋友勇敢无畏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担心他可能因此而遭遇危险。

"囊破蛇已走,尚未省齧伤。" 比喻友人如同蛇脱皮一般,虽然已经摆脱困境,但作者仍然为他的过去受伤而感到痛惜。

"妙哉两篇诗,洗我千结肠。" 这里赞美朋友的诗作,如清泉般洗涤了自己的心灵,让复杂的情感得以释放。

"黠蚕不作茧,未老辄自僵。" 黠蚕是指聪明的小虫,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智慧和能力的赞美,同时也表现出自己虽然年轻时就感到力不从心,如同已经衰老了一般。

"永谢汤火厄,泠然超无方。" 这两句表示作者对朋友间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之情的感激,以及对友谊长存,不受任何限制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誉和自我反思,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于人生智慧与勇气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梅岭有松无竹

与梅结友问为谁,松竹中含霜雪姿。

竹岂寒盟已仙去,宿心惟有老松知。

(0)

罢县解归途中闻子规·其一

黎侯无补邑之民,业已言归岂诳人。

中露泥中非所恋,子规何用更谆谆。

(0)

留别金陵故旧

公家事毕更何为,回眷钱塘臂欲飞。

留客故人虽意厚,倚门有母待儿归。

(0)

校艺排号次成二绝呈元辅·其二

明日谯楼榜已开,网疏宁免有遗才。

诸生莫作冬烘看,二老曾经眊氉来。

(0)

试宜黄侯湛墨·其一

誇灶传家祖赤松,吹烟授道悟元宗。

初怀不拟潘衡贡,晚趣宁便薛稷封。

(0)

妙山孙元济建阁江濒以馆往来士大夫余取韩文公瞰临眇空阁之句题以眇空赋三绝句·其一

万里江山绕画栏,要犹未离色尘间。

眼高更不著群有,独与太空相往还。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